交易|58同城之疾,已入膏肓( 二 )


而在这些纠纷与案件背后 , 则是超过 5500 名被害人受骗 , 诈骗金额近亿元的黑色产业链 , 甚至更惨情况 , 如柬埔寨 “血奴” 事件 。



▲中国裁判文书网
在 58 同城中受骗的人群五花八门 , 然而上当的名目却大同小异 。 轻者被骗缴纳体检费、信息费等费用后失去联系 , 损失钱财 。 严重的会被非法拘禁并投入违法行业 。
2017 年 7 月 , 新华社发文揭露 58 同城 “坑人没商量” , 借受害者农民工老张之口 , 直接戳破了 58 同城 “用户第一” 的美好口号 。



▲新华网有关报道
02
崛起与没落
2005 年是门户网站的黄金时代 。 彼时 , 搜狐、新浪、hao123 等早期互联网巨头依靠提供新闻、浏览器导航等信息大获成功 。 而房产、招聘、交友、二手、车辆等海量分类信息 , 却鲜有人入手 。
这些原本属于 “电线杆广告”、同城报纸广告的信息 , 让 58 同城创始人姚劲波看到了机遇 , 于是他以城市为单位的信息交流平台 “58 同城” , 在 2005 年这个信息为王的年代诞生 。
在互联网迅速普及的大背景下 , 流量获取的成本并不低 。 而受众上网的目的很简单——对信息的海量需求 。 58 同城精准地抓住了用户痛点 , 将所需信息通过互联网传递给用户 , 吸引流量、促成交易 。 这种网上布告栏付费的新奇模式 , 奠定了 58 同城此后十年间的辉煌 。
2013 年 , 一个魔性的广告让 58 同城正式 “出圈” 。 伴随着杨幂在广告中的一声大喊 , 全国人民在电视机前知道了 58 同城是一个 “神奇的网站” 。 彼时正值杨幂大红大紫的时期 , 经过广告的循环洗脑 , 58 同城彻底打响了知名度 , 顺利从众多分类信息产品中脱颖而出 , 成为行业黑马 。 同年成功赴美敲钟 。
正如同时代的其他门户一样 , 58 同城的盈利模式 , 是传输信息 , 前期采购流量 , 获取大量信息 , 而后在自己平台上翻倍卖出 。 通过信息撮合交易 , 赚取信息的价值 。
轻平台、高流量 , 让 58 同城的成本大大减少 。 2020 年 58 同城退市之前的最后一年 , 其毛利率高达 87.9% 。 远超一众互联网公司 , 进入躺赚时代 。
不参与交易 , 仅在供需双方之间搭建桥梁 , 并从中收取会员费和推广费 , 对于这部分客户 , 58 同城的收费可谓 “5 花 8 门”:商家发布招聘信息或房源信息后 , 流量只能维持很短的一段时间 , 要想让自己的信息能够被人看见 , 就要花钱去买 “刷新点” 。 招聘方如果需要看到求职者的简历 , 甚至被告知需要花几百至几千元不等购买 “招聘套餐” 。



▲58 同城刷新点套餐
作为网上布告栏 , 和现实世界一样 , 最火爆的信息类别 , 就是招聘和房产 。 作为 58 同城盈利最大的两大板块 , 尽管被指虚假信息最多 , 但其依然小心翼翼维护这块蛋糕 。
完全 “中立” , 运营成本低廉 , 缺乏监管 , 依靠流量卖钱 。 这种单纯扮演中介方的商业模式是传统门户网站的共同特点 , 而 58 同城将其做到了极致 , 依靠早布局、强宣发的手法 , 通过合并赶集网 , 并先后投资土巴兔、收购安居客、并购中华英才网 , 这些买买买的手段 , 分布在装修、房屋租售、招聘等各个行业上下游 。
与此同时 , 58 同城的市场份额增至 81.6% , 一度成为 “中国最大的信息交流平台” 。
03
传统招聘网站已死
互联网 2.0 的时代的到来 , 涌现出一大批新模式 , 全方位冲击着 58 同城的领先地位 。 在职业招聘领域 , 智联、拉勾、boss 直聘、猎聘这些劲敌已经蚕食大半 58 同城的市场 。 而在房屋交易领域 , 58 同城系的安居客也不敌巴乐兔、贝壳、闲鱼、链家等新兴平台 。 在二手车市场 , 瓜子等平台也是其劲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