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最好不要夫妻一起 夫妻一起创业总是吵架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市场上流传的“千万不要合伙做生意”这句话?有时,我们听到企业家和朋友在讨论过去与他人合作不愉快的一些案例 。久而久之,合伙经营的负面印象真的深入人心 。因此,当企业家与亲戚朋友谈论与某人创办公司时,他们通常会得到负面或警告性的建议 。我相信我的亲戚朋友一定有一些好的意图 。其实我的建议也提醒大家,合伙经营要谨慎 。不过,关于合伙业务,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经验和想法 。

创业最好不要夫妻一起 夫妻一起创业总是吵架

文章插图
我想先给你一个参考数据 。近年来,有一个关于离婚的统计数据,即每100对夫妻中有25对离婚 。这个数据听起来有点令人担忧,也就是说,每四对夫妻中就有一对即将离婚 。通常,媒体也喜欢从这个角度来讨论新闻标题,因为这样的标题更耸人听闻,也更容易引起公众的注意 。但请换个角度思考 。其实每100对夫妻中,有75对夫妻的婚姻关系是正常的,因为普通人的思维逻辑认为这种婚姻关系是正常的,没有什么值得讨论的,所以经常被忽略 。看完以上例子,回到合伙企业的经营行为,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启发 。
创业最好不要夫妻一起 夫妻一起创业总是吵架

文章插图
有空的时候可以查看一下国内外上市公司的基本信息 。董事会和股东名册不应该是100%全资或只有一个股东,对不对?当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引入其他投资者和商业伙伴 。如何在成为成功的企业家之前找到合适的商业伙伴?如何与伴侣相处?而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合作伙伴的分工和角色如何定位?这些都是一个企业家需要努力学习的科目 。
【创业最好不要夫妻一起 夫妻一起创业总是吵架】公公离开社会后一直从事洗衣行业 。后来,他和他在部队当兵的朋友白手起家创办了一家洗衣公司 。我岳父负责洗衣厂的管理,他的合伙人负责业务的发展 。两人已经合作了几十年 。直到几年前,两家人的下一代还没有接手的打算,于是就把工厂卖给了同龄人,带着孙子退休了 。这是一个由作者见证的合伙和成功退出的案例 。
我也很幸运 。我从事建筑行业已经20多年了 。我在公司遇到了一个很好的商业伙伴,第一个服务于社会 。当时作者在业务部门任职,而我的朋友是做专业技术员的 。后来两人一起经历了三家公司的运作 。在过去的20年里,我只能说我有很好的理解 。一路走来,虽然偶尔会有不同意见,但总能达成共识 。有这个生意伙伴陪着,只能说感激不尽 。
创业最好不要夫妻一起 夫妻一起创业总是吵架

文章插图
从笔者自己和其他成功的合伙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寻找你的初始合伙人时,建议寻找在不同技能领域互补的成员,以合作为主 。例如,如果你是技术R&D专业人士,你可能要优先寻找金融专业人士和营销专业人士合作 。
如果一群纯粹的R&D技术人员自己创业,没有金融或市场营销专业,必然会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瓶颈 。毕竟,很少有人是全才,一个公司必须随时响应人力资源、营销、生产管理、产品研发、财务管理等各个领域的管理和决策问题 。任何专业或经验的缺乏都代表着业务运营的风险,公司专业管理能力差距越大,业务运营成功的概率越低 。
比如《复仇者联盟》电影中,团队不能只招募同样超能力的成员,否则遇到不同的恶魔或者新的挑战,剧情绝对不会精彩 。所以请优先寻找能力互补的公司合作伙伴,分工合作,互相尊重,培养默契,这样会大大增加团队的战斗力 。
关于与他人的合作,首先你必须了解“人性” 。每个人的出生背景和家庭价值观不同,所以个人的性格和价值观也不同 。你认为重要的不一定是你伴侣目前认为的关键点 。
这没有对错 。在合伙发展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岔路口需要公司去决策或者选择 。如何在合伙人之间达成共识,共同选择一条对公司最有利的道路,需要智慧 。这往往不仅仅取决于谁比别人更公平,或者谁的声音更大 。所有健康的企业决策机制都应以“沟通”和“企业文化和理念”为基础 。
先说沟通 。合作伙伴必须保持有效顺畅的沟通渠道 。建议合作伙伴在合作之初,可以在未来建立沟通机制
,先好好沟通一番,有共识了再谈合作细节,也不要等合作了之后才发现彼此根本没办法沟通,最终只能选择结束合作,可惜耗费了大家投入的资金和宝贵时间 。
所以关于企业经营与公司管理,沟通绝对重要,就如同有一些夫妻在结婚之初,就双方说定再激烈的争吵,也不准超过3天 。就得恢复沟通说话,或遇到再糟糕的工作上情绪,也绝对不能带进家门等等原则 。试想,一家公司连合伙高层团队都不同心或时常意见南辕北辙,那员工看在眼里,会用心全力为公司努力冲刺吗?
同时强烈的建议各位创业伙伴,在与合伙人合作之初,先不急着谈出资和股权等问题,而是可以好好多花一些时间,聊聊大家合伙的初衷为何 。如果能经由反覆的沟通与讨论找出创立公司的核心理念以及文化,你会发现,一群拥有共同文化和理念的团队,在合作的道路上,很多问题将已不成问题,有不少的问题也会自行找出解决方案 。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一艘没有目标的船,吹什么风永远都不会是顺风 。一旦定位清楚,团队成员自然会朝同一个方向努力共同划行,合伙人有了共同的核心理念以及团队文化,当遇到意见分歧或公司决策的分岔路口时,会加速团队意见整合与决策的时效,这将是企业发展与否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
合伙人在企业经营的不同阶段加入,角色扮演和定位各有不同 。广义的说,创业初期,纯粹投入资金而不参与公司实际经营的投资人,也可算是其中一种形式的合伙人,公司经营成长时,优秀员工透过股权激励也可能成为公司合伙人 。不同角色的合伙人,权利与义务应属不同,但许多创业家却往往忽略了这一点,通通混为一谈,结果就是公司经营到了一个阶段, 合伙人之间彼此就造成心里的矛盾,其实,这就是大家在坊间常常听见合伙生意不愉快的最主要原因 。
有人抱怨“公司都是我每天熬夜加班爆肝才有今天的成绩,为什么有些股东没参与公司经营,却分享相同的利益”,也有人抱怨“我为公司付出了那么多,为什么领到的钱连自己糊口都不够?“”,种种因合伙人定位不清所造成的心理矛盾,往往让一家不错的企业最终走向结束之途,实为可惜 。
以下是几个合伙应对原则 。首先,合伙人定位一开始就要清楚,不论是“金主投资人”、“公司实际经营团队”、“公司原始股东”、“员工股权激励成为合伙人”等等,都必须白纸黑字明订权利和义务 。例如,如股东有担任公司职务时,必须依职务核发薪资,不能因为他具有股东的身分就义务工作或象征性只发放少许薪水,这在公司发展至一定规模且业务繁忙之后,有担任职务的合伙人心理一定会闹嘀咕,但因当时已做出允诺而又不好意思提出异议,心里的不悦日积月累,终有爆发的一天 。
又例如股东会如果在订定股利发放原则之时,漏了订定一条“每年股利发放时,需先提拨一笔经营团队分红,扣除之后再依股权比例发放分红”这项条款,当公司营运开始获利时,实际参与公司经营的合伙人因为付出与收获未成比例,就会开始心里不平衡 。
综合以上案例,提醒大家,所有的合伙规则,都必须围绕着“人性”来设计 。
我也曾经遇到一个案例,一家公司的几位合伙人在公司各有分工职务,但其中一位股权比例较大的合伙人,将自己的薪资定的颇高,但可惜的是这家公司营运一直未见获利,在逐年亏损的情况之下,其他合伙人心理渐渐有了声音,认为该合伙人应减薪来减少公司支出,但该合伙人认为错不在他而且他都有善尽职务 。虽说这件事情无关对错,只是各人认知与角度不同,但渐渐的其余几位合伙人付出的心力不再如从前,如果这种情形合伙团队之间没有保持良好的沟通,也许也会错失了一些公司发展的契机 。
所以,提醒大家关于订定合伙的相关规则时,请同时考虑公司营运获利与亏损,甚至于公司结束营业时的退场机制,毕竟事实上全世界没有一家永远存在的公司,也没有永远的合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