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520亿美元芯片法案换汤不换药,或是政绩工程( 二 )
从专业化分工角度看 , 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包括基础研究、EDA/IP、芯片设计(细分为逻辑器件、DAO和存储器)、半导体制造设备和材料、晶圆制造、后道封装和测试 。
我们通过2018年的数据对比 , 来看看美国在半导体行业的竞争优势如何 。
半导体基础研究方面(主要包括基础材料和化学工艺的研究) , 行业比较普遍的看法是 , 基础研究占半导体总研发投入的比例在15到20% , 美国多年来一直保持16到19%的水平 , 而中国在这方面的投入只有5到6%(经合组织2018年数据) , 在美国的三分之一左右 。
文章图片
EDA/IP方面 , 根据SIA的报告统计 , 美国占据74%的份额 , 中国只有3% , 前者是后者的近25倍 。 佐证差距的一个直观的例子是 , EDA三巨头Cadence、Mentor以及新思科技 , 都是美国公司 。
芯片设计细分为逻辑芯片设计、DAO(分立器件、模拟器件及其它类别的器件)设计、存储芯片设计 , 三条赛道 , 美国均占绝对优势:逻辑芯片设计市场 , 美国份额为67% , 中国接近零;存储芯片设计市场 , 美国的份额为29% , 中国为7% , 前者是后者的4倍多;DAO设计方面 , 美国份额为37% , 中国占7% , 前者是后者的5倍多 。
制造设备方面 , 美国占比41% , 代表公司有LAM(泛林半导体)、AMAT(应用材料)和KLA(科天半导体) , 均为行业巨头 , 而中国占比为5% 。
半导体制造材料领域 , 美国占比为11% , 中国这一数据为13% 。
半导体封装测试领域 , 美国占比为2% , 中国占比为38% 。
分析上述数据可以看出 , 美国在整个产业链的绝大多数环节占据优势 , 在附加值最高的设计和前端制造也占尽优势 ,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上竞争优势处于霸主地位 , 而且在基础研究上高强度投入 , 加之半导体是技术、资金和人才密集产业 , 一个企业或国家/地区一旦建立竞争优势 , 在短期内就很难被超越 。
三、两只手
美国在半导体行业保持着绝对的竞争优势 , 以无形之手控制行业的同时 , 有形之手也从来没有闲着过 , 前有对华为等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实体清单”封杀 , 后有闹得沸沸扬扬的“数据勒索”事件 。
尤其是后者 , 美国商务部以解决芯片短缺为名 , 在2021年9月要求包括台积电、三星在内的20多家全球芯片企业 , 向其提供芯片供应链数据 。 各相关企业经过一系列挣扎 , 或沉默 , 或嘴上反抗 , 最后都在美国划定的最后期限前 , 乖乖提交了数据 。 即使台积电、三星这样的大型国外企业也得乖乖听命 , 这就说明了美国以行政手段控制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手腕之强力 , 在蓝星再无第二家 。
美国凭借市场之手和行政之手 , 已经保持了对全球半导体产业的绝对控制权 , 这种情况下 , 再谈保持对中国的竞争优势 , 显然是为了找理由而找理由 , 好让“芯片法案”顺利落地 , 政绩工程开花结果 。
【美国520亿美元芯片法案换汤不换药,或是政绩工程】现在的问题是 , 如果“芯片法案”让台积电、三星们顺利落地美国 , 对行业会产生何种影响?
文章图片
众所周知 , 美国的人力成本高昂 , 加之美国工会不是省油的灯 , 以将人力成本连续拉升为使命 , 当初通用汽车之所以接连关闭本土工厂 , 主要原因就是工会推动下的人力成本飙升 , 最终不堪重负 。 半导体制造巨头们会不会重蹈覆辙?答案是可能性不大 , 因为台积电、三星们和通用汽车不同 , 都是垄断巨头 , 其利用市场优势地位 , 可以消化掉美国建厂导致的人力成本上涨 , 换句话说 , 全球市场将为美国制造的芯片成本上升埋单 。
- ios|华为鸿蒙开创历史先河!占有率突破1%,直接打破美国垄断!
- 网络安全|微软欲收购网安公司Mandiant,后者估值36亿美元
- 半导体|美半导体巨头撤离,40名核心成员移民美国?
- 美国|狂砸3127亿!欧盟效仿美国大搞“芯片基建”?还要求厂商提交数据
- 金立手机创始人:一次输掉7亿美元,欠211亿破产,已经销声匿迹
- 微软|660亿美元收购案被否,中欧日全部投反对票:华为终于松了一口气
- 国情|因为美国的特殊国情,iPhone还能借助轻点支付红火一把
- ARM|卖身失败后 ARM还要奔赴美国上市
- 生命周期|营收暴跌近九成,华为海思不气馁,誓要摆脱美国芯片
- 华为鸿蒙系统|继华为鸿蒙OS系统后,又一国产系统发布,外媒:美国系统被抛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