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人住在家里,同时也给沉寂已久的VR行业带来了繁荣 。IDC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1年VR头戴设备可能增长46.2%,出货量约731万台,保有量超过2000万台 。
其中,2020年10月刚刚发布、售价不到2000元的VR耳机OculusQuest2,短短两个多月就卖出了100多万部 。远远领先于PSVR和ValveIndex,稳居VR耳机销量榜首 。
或许是行业内商机的味道,一些互联网巨头和大厂商已经开始宣布涉足VR行业,并计划推出相应的硬件设备 。有业内人士猜测,传闻苹果秘密“造”了几年VR眼镜,可能会在今年夏天发布 。
看到互联网巨头和国内外大厂商的动作,似乎VR行业将迎来“第二春” 。国内VR行业的厂商是否也有新的愿景和目标?
文章插图
VR创企普遍“喜软不喜硬”
IDC发布的报告显示,脸书占38.7%,索尼占21.9%,曾经占据主导地位的HTC也只有4.9% 。上市厂商中,Pico和大鹏VR分别占9.2%和8.9%,均为国内创业公司 。
文章插图
对于国内
VR硬件创业公司而言,能够熬到今天显然并不容易,更何况能在全球市场拿下一定的位势 。
《证券日报》曾报道过,2014年,国内一共有200多家做VR头盔等硬件的创业公司,到2015年只剩下60多家 。有70%的VR硬件创业者,都倒在了行业筚路蓝缕的过程中 。正因为有大量“前车之鉴”如今仍在VR行业里挣扎的创业公司,大都“喜软不喜硬”——专注VR内容(服务)的开发,不再涉及硬件研发制造了 。
“哪些侥幸没倒下的硬件创企,大部分都转做内容 。新加入的创客,也只做内容开发了 。”深圳一家VR内容开发团队的负责人孙正(化名)告诉懂懂笔记,他所在团队的前身,早在六年前曾涉足VR硬件,也是最终有幸存活并转型的“少数派” 。
据他回忆,六年前团队曾推出一款自行研发(由东莞某工厂代工)的VR头盔,通过专用数据线即可连接电脑、智能手机,能看3D电影,玩一些简单的VR游戏,“尽管和如今的产品相比,技术有些简单,但那时候华强北满大街还都是几十元一个(需要将手机塞进盖子里才能看3D电影)VR盒子,我们很超前了 。”
由于硬件创业十分“烧钱”,再加上六、七年前消费者对于VR产品的认可程度较低,很难掏 出几百元甚至上千元购买一款VR硬件 。因此,在孙正眼里,早期的VR硬件创业者完全是在“错误的时间里推出了对的产品” 。
烧完融资、资金链断裂,硬件创业终结,转型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相比硬件创业,VR内容创业相对简单得多,成本也更加低 。他对此解释,VR内容创业的刚需只有人才,前期无需在硬件研发以及生产上投入大量资金 。
文章插图
“现在的团队有十二位同事,每月薪资再加上办公租金费用,也才20多万元,只有做硬件时每月支出的五分之一,而且现在没有设备渠道、库存烦恼,实在是太轻松了 。”孙正坦言,正因为成本相对较低、风险小,所以才有越来越多涉足VR行业的创业者,选择在内容以及应用领域上发力 。
他指出,即便是早前自建生产线,生产一些毫无技术门槛的VR盒子的小厂作坊,其所投入的成本、面临的行业风险,仍要比从事VR内容开发的创业公司高出一大截,“你现到华强北去看看,就会发现曾经红极一时的VR盒子基本上销声匿迹了 。”
如果说,六、七年前的VR硬件创业者是在“错误的时间推出对的产品”,那么如今的硬件市场,已经有足够的游戏内容、应用支撑,认可VR娱乐价值的用户越来越多,且设备出货量激增 。那么,创业者是否想过“由软转硬”抢占新一波的行业红利?
文章插图
年年是“元年”,创业者“真怕了”
全球疫情之下,消费者用户的“宅家生活”再次让沉寂已久的VR行业成为焦点,更有舆论预测,VR行业或将迎新一轮的发展甚至腾飞,可谓极少数“因祸得福”的行业之一 。
文章插图
但是在创业者的眼里,VR行业几乎每年都有“利好”,每年都站在了“风口”之上,不断成了舆论争相吹捧的对象 。早在2016年,大量资本进入VR行业,Facebook、英特尔、谷歌等众多巨头纷纷入场 。曾经的“VR强者”HTC,更是在其手机销量跌入谷底之后,全面转型VR行业,推出了一系列硬件设备 。
然而,号称是“VR元年”的2016年,无数“风口”上的大风始终没能将“猪”吹起来 。
那几年,大量VR头显、设备销量不佳;大批创业者倒在了“VR元年” 。到了2017年,行业机构开始回顾、总结“VR元年”一地鸡毛的原因:内容不足以支撑VR硬件发展 。
同时,圈内又开始鼓吹2017年为“VR内容元年”了 。
“VR行业几乎年年是‘元年’、年年要‘腾飞’,所以业内才说是狼来了的故事 。”与孙正不同,于2017年成为VR行业创客的张恺(化名),从一开始便专注VR内容的开发,并且在2018年的“VR 2.0 时代”短暂转型硬件研发,结果也是亏得一塌糊涂 。
张恺告诉懂懂笔记,在2020年疫情发生之前,消费者以及其它行业对于VR的了解都不够深刻,无论用户还是企业,都将VR当成是一种娱乐工具,而且是内容极为匮乏、技术也尚未完全成熟的过渡化产品 。甚至连同时站在风口上的AR与MR行业,也在鼓吹AR或MR才是真正未来的论调 。
彼时,除了娱乐属性之外,VR鲜有在行业领域上的落地应用 。
文章插图
2020—2024年中国VR市场企业IT支出规模(亿元) 数据来源:IDC
“每年都说VR要火了,接着又去炒作AR/MR,最后全是惨淡收场,如此往复谁敢轻易碰触硬件创业?”张恺告诉懂懂笔记,受疫情的影响,过去一年来宅家的消费者用户有了更多的时间了解VR,加之游戏、娱乐等应用等内容的逐步丰富,才算是支撑起了硬件产品的销量 。
但是类似的需求,到底能持续多长时间,谁都难以知晓 。况且在最近五、六年间,频频上演“狼来了”的VR行业,其真实的发展趋势也已令人心里没底儿,投资者、企业也已缺乏信心,不敢在VR头显、眼镜等硬件设备领域再有较大的投入 。
“不管有什么样的利好消息,硬件还是让巨头、大厂去做吧,我们创业者现在已经怕了 。”张恺感叹,如今即便VR设备销量真的持续猛涨,“亏怕了”的创业者也不会轻易涉足、触碰硬件领域 。
除此之外,对于行业创业者而言,专注VR的内容开发似乎才更有“钱”景,而且只要站在大树之下必然会“好乘凉” 。
文章插图
行业巨头“栽树”,创业群体“乘凉”
IDC在《VR产业研究白皮书》中预测,由于更低的技术门槛与更精准的应用场景,商用VR市场将在未来几年持续增长 。到2024年,中国商用VR市场规模将达921.8亿,约为2020年的3.8倍 。
文章插图
资料来源:IDC
从行业角度上看,VR应用在教育、零售、制造、个人消费及服务业(房产中介、文旅行业)、建筑(含家装行业)以及专业服务业,累积占比超过75% 。的确,自疫情席卷全球之后,VR商用进程明显 。
而最为受益的行业,莫过于房地产、汽车销售行业 。大量的房地产机构、汽车4S店都推出VR在线看房、在线看车服务 。
这番景象在老牌创客周新(化名)的眼里,只要是相关VR商业化应用,都是非常具有“钱”景的 。
有别于VR在娱乐领域上的应用,VR商用对于硬件设备的要求实际并不是很高 。周新告诉懂懂笔记,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能够呈现立体三维画面的应用才能称之为VR,但是就目前而言,类似在线看房看车等固定视角的全景影像也可以视为VR商业应用 。
“如果用户有条件,甚至有个VR盒子,也可以选择有左右视角的VR看房、看车,如果没有也没关系,可以切换单一视角,用720°全景的方式浏览画面全貌 。”正因如此,周新透露如今VR商用开发的创业门槛,其实并不高 。
另外,很多房地产、汽车销售机构在洽谈VR或全景内容的开发时,只讲求有、不讲究精 。甚至只为了追赶行业的潮流,不至于遭同行赶超,纯粹是为了VR而VR,
“如果过于依赖VR设备,那么类似的商用意义其实也并不大 。”
文章插图
周新认为,尽管技术上可以脱离“立体三维”的“伪VR”内容,但开发费用却并不低,以最近他们团队为惠州某新楼盘所开发的样板间“VR看房”为例,单一房间的全景视频收费便高达2000元 。
一整套样板间全景开发下来,整体开发费用高达12000~16000元 。至于“VR全景看车”,一台车里外、特写画面整套开发,价格也在6000~8000元之间,他认为行业内大量的“伪VR”商用的开发,确实为内容创业者创造了可观收益 。但是随着巨头、大厂推出的VR设备普及,专注较高技术门槛的全景内容开发创业者,也会逐渐因此得益 。
周新透露,只要中高端VR头显、眼镜如手机般普及,他们开发团队只需增加机位、角度的切换,即可实现“真VR”看房看车,“技术其实都有了,只看市场和用户的需求 。”
显然,让频频上演的“狼来了”故事吓坏的VR创客们,都已经放弃投入大、风险高的硬件领域,转而专注VR商用内容的开发 。如果说,财大气粗的行业巨头、大厂推出相关硬件设备,是前人“栽树”的话,那如今国内的VR创业者,则基本上都选择当那个“乘凉”的后人了 。
VR创业不易,且行且珍惜!
冷眼旁观 麻辣点评 深入分析
【vr与舍得联盟什么关系,舍得创业者联盟创始人】 真诚推荐你关注
- 最新洗衣液原料与制作 洗衣液原材料多少钱一吨
- 退伍士兵免费技能项目 退伍老兵创业联盟
- |电线电缆的粗细与什么有关
- 中文打字机与中国现代化
- 芯片|美国与ASML全傻眼了
- 好莱坞|刘慈欣称不像中国人拍的!《流浪地球2》导演:我们缩短与好莱坞距离
- 与世长辞是什么意思
- 游戏本|2022Q4全球手机销量出炉,OPPO第四!产品力与创新力推动市场表现
- 程序员|压不住了,美国拉拢的芯片联盟各方各有思量,四处漏风
- 半导体|全球抗中半导体联盟已“接近”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