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面对新技术革命孙丹、董明珠和这些大佬都聊到了一点( 二 )


基于无锡工厂的实践,孙丹提出从制造升级到智能制造,有四个重要内容:
1、自动化,引入机器人设备,实现全自动流程;
2、连接,完全实现物联网连接。通过物联网连接所有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更好地管理产品和设备;
3、决策系统。智能制造最重要的基础是数据,数据带来的重要变化是决策系统,是智能运营;
4. 先进的制造技术,叠加前面三点,方能助力智能制造的落地和应用。

企业如何面对新技术革命孙丹、董明珠和这些大佬都聊到了一点
文章插图

简而言之,从制造升级为智造,必须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数据价值,有强悍的数据基础。
如此,企业才可能长远发展,并推动中国从“世界工厂”升级为“世界发动机”。
2
最有价值的智能制造,不能忽略这三点
实现智能制造,企业有许多不同的路径,企业家有不同的经验和见解。
但是什么才是一个最适用、可复制、高效地实现智能制造的方法这是很多企业困惑的问题。
听完论坛上的讨论,刀哥认为,希捷在智能制造方面的布局,很有借鉴意义。
首先是人的改变,企业上下都要“主动变化,转变观念”,拥抱新科技。
智能制造中,包含了5G、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很多技术并不会立竿见影地出效果,需要长期投入。
这时考验的是企业经营者对新技术的了解和运用程度。
在20日举办的主题为“新一轮技术革命:颠覆,还是融合”的分会上,董明珠举了一个例子。今年很多地方拉闸限电,企业缺电,但是格力没有遇到这个问题,因为他们曾经花了数年研究光伏技术。
希捷的无锡工厂,同样很早拥抱了新技术,例如2002年就引入了全自动生产线,并在之后引入了双子星自动检测系统。虽然投入巨大,但是回报更大。孙丹透露:“自动生产线上线后,我们的生产效率提高了2-5倍,一个硬盘只需要4秒钟就可以组装完成。”
这样的结果便来源于企业对新技术有了足够深入的了解和运用,而归根结底,还是人的改变。
孙丹一语中的:“有的企业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怎么能够匹配合适的人才。”
其次要重视数据存储等基础设施建设。
如前文所述,智能制造必须要有强悍的数据基础。如今AI炙手可热,是推动智能制造的引擎,而AI更是离不开数据,“无数据,不AI”。
不同于过去,数据很多时候是作为备份、归档封存,如今人们更愿意把数据在线,经常做数据的分析,辅助之后业务的决策。
但是,数据价值得到激活的前提是,数据需要得到妥善存储、高效移动、自由融合。
随着数据越来越大,同时端、边缘以及核心之间的数据流动需求更胜以往,企业必须能够突破低效的数据架构,打通数据流通的各个环节,这样才能更好地挖掘数据价值。
因此,先进的存储基础设施和数据存储解决方案,对智能制造自然是至关重要。
最后是目标导向,结果说话。
企业应用新技术,大胆尝试,小心求证。而一些绕不开的目标,就是最硬核的求证标准。
什么是绕不开的目标
孙丹认为,新技术能否颠覆旧技术,关键在于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最终检验的还是用户端。
这个观点引起了会上其他嘉宾的共鸣。了然视觉科技董事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关键视觉系统项目负责人王飞接着说道:“好的技术真正的检验,最终是市场来决定,用户对它的认可。”
此外,会上的很多嘉宾也都谈到了同一个目标,即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孙丹表示:智能制造是打开双碳的钥匙。真正的智能制造,不仅要提高生产效率,也必然要更符合绿色低碳的标准。以此标准求证,也能看清企业升级的方向是否正确,是否在朝着最有价值的智能制造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