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金楼丨我花6.6元,薅了4包进口虾条( 二 )


“用打折的价格 , 吃到不打折的美味 。 ”豆瓣小组的一句slogan , 或许正说明了这种业态为何会走俏 。
涌金楼丨我花6.6元,薅了4包进口虾条
文章图片
消费者对廉价好物的热情不减 , 叠加疫情等因素 , 让原本低调的临期行业走向台前 , 成为近几年的创业新风口 。
有咨询机构数据显示 , 2021年国内临期食品市场规模已达318亿元 , 预计2023年将突破350亿元 。 除了“好特卖”“嗨特购”“好食期”等多个头部商家 , 临期食品这条赛道 , 也吸引了不少资本入局 。
“消费者对物美价廉的追求是永恒的 。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王小毅认为 , 临期折扣店在消费需求与消费成本之间找到了一个切入点 。
涌金楼丨我花6.6元,薅了4包进口虾条
文章图片
比如 , 服装行业的奥特莱斯店、每到换季的“清仓大甩卖”等 。 临期食品也是一样 , 这几年相关领域逐渐发展呈现出的品牌化、连锁化业态 , 同样与消费者追求性价比的消费心理相关 。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掉入消费主义的陷阱 , 希望成为‘省钱达人’ , 但依然看中商品品质和消费体验 , 他们追求的是高性价比 。 ”王小毅说 。
02“去临期化”
不过 , 看似热闹的行业背后 , 一些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
2022年 , 好特卖因销售过期巧克力被罚;网红临期折扣品牌“繁荣集市”所属的上海嘣嘣喵科技有限公司就自曝“业务已停顿 , 没有现金流 , 准备申请破产”……
是临期食品不香了吗?
“实际上市场上流通的临期食品非常有限 , 在消费热情过去后 , 仅凭临期食品这‘一招鲜’的商业模式很难持续 。 ”王小毅说 。
他认为 , 临期食品首先面临着货源问题 。 随着赛道日益拥挤 , 在热销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下 , 水涨船高的成本势必会传导到消费终端 , 很容易丢失最大的价格优势 。 此外临期食品本身是接近保质期的产品 , 在品控管理上也需要投入不少成本 。
有业内人士表示 , 从长远角度看 , 临期食品折扣店最大的卖点是“折扣” , 而非“临期” 。 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 , 它们需要一场“去临期化”的转型 。
涌金楼丨我花6.6元,薅了4包进口虾条
文章图片
国外就有不少转型成功的例子 。 比如 , 美国最大的折扣零售巨头DollarTree(美元树) , 拥有1万多家门店 , 出售的商品价格多为1美元 。 但门店内的临期产品仅占20% 。 其余商品都是自有品牌或品牌商合作的专供产品 。
走访中 , 采访人员发现一些临期食品折扣门店已经有了改变 。
涌金楼丨我花6.6元,薅了4包进口虾条
文章图片
在“好特卖”门店 , 除去少部分临期食品 , 很多商品的日期非常“新鲜” , 还有不少日化商品 。
而在位于滨江区的“嗨特购”门店 , 尽管店内的电视大屏上还在滚动播放着临期食品的新闻 , 但在一排排货架中难觅临期食品的踪迹 , 化妆品小样区占据店铺入口最显眼的位置 。
“2022年我们的定位开始从临期食品集合店转向品牌折扣店 , 现在临期食品占比在20—30% , 更多是起到店铺的‘引流’作用 。 ”嗨特购杭州地区负责人说 。
或许 , “去临期化”是这些临期食品折扣店的最终宿命 。 毕竟 , “秋刀鱼会过期 , 肉罐头会过期 , 连保鲜纸都会过期” , 临期食品商业模式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