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新的增长点,饿了么找到了吗?( 二 )


2017年 , 饿了么的日活已经突破了1000万 , 并入阿里后的几年里 , 饿了么的日活没有迎来明显的增长 , 始终在1500万左右徘徊 , 而美团的日活已经突破8500万 。
一步慢 , 步步慢 。 去年世界杯期间 , 美团和饿了么都抓住这个机会进行营销 , 在开幕式当天都双双迎来了日活新高峰 , 数据显示 , 11月20日美团的日活近1.4亿 , 饿了么却仅有2294.1 , 连美团的零头都未达到 。

而日活数量悬殊的背后 , 是美团和饿了么差距越来越大的骑手和商家规模 。
相关数据显示 , 美团的骑手规模已经突破500万 , 而饿了么却仅有114万;商家数量上 , 美团达到了930万 , 而饿了么大约在600万左右 。
要注意的是 , 在外卖商业模型中 , 商家、用户、骑手的三边网络效应明显:商家越多 , 选择越多 , 用户越多;用户越多 , 订单越多 , 骑手和商家更愿意加入;骑手越多 , 履约效率越高 , 用户体验越好 。
在商家、用户和骑手数量都远远落后的饿了么 , 显然已经失去了和美团扳手腕的能力 。

饿了么需要找新的突破点商业世界变幻莫测 , 外卖大战从原本的“送美食”延展到了“送万物” , 在外卖市场格局已定的情况下 , 即时零售成为饿了么新的希望 。
俞永福接手本地生活版块后 , 将本地生活业务划分为即时商流和即时物流两大板块 , 饿了么所属的就是即时商流业务 , 饿了么的商品品类也由外卖扩大到实体电商、医药健康等全品类领域 。
去年3月 , 饿了么上线了“全能超市”业务 , 采取“仓到家”模式 , 从本地生鲜仓或经销商仓库发货 , 半日内配送到消费者手中 。 背靠阿里这棵大树的饿了么全能超市 , 刚上线时SKU就已经破万 , 涵盖商超所有的基本品类 。

相比于已经失去希望的餐饮外卖市场 , 即时零售这个新兴市场还是留给了饿了么翻身的可能性 。
毕竟 , 尽管落后于美团 , 但多年来作为外卖市场的第二大霸主 , 饿了么多年发展下来 , 还是积累了一定的优势的 。
当然 , 饿了么要想向即时零售要增长也并非易事 。
一方面 , 饿了么此前在餐饮外卖上掉队的“寒意” , 一定程度上会传给即时零售 。
在用户心智上 , 消费者会更倾向于美团 , 而即时零售强调的是即时性 , 对配送速度要求更高 , 饿了么在运力上相比美团也并不占优势 。
另一方面 , 置身于阿里体系的饿了么 , 在享受相应的资源的同时 , 也要服务集团的发展战略 。
除了饿了么之外 , 淘鲜达、天猫超市、盒马等也都涉及阿里的即时零售业务 。 和美团即时达与明日达这两条清晰的零售线路线路相比 , 饿了么显然在战略上的不确定性更大 。
总而言之 , 如今饿了么险境环生 , 餐饮外卖市场上 , 除了追不上的美团外 , 身后还有虎视眈眈的抖音;在即时零售市场上 , 美团和京东都已经争着攻城略池 。
留给饿了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 再不找到新的突破点 , 饿了么的生存处境将更加艰难 。
作者 | 李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