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眼镜背后的中国制造( 二 )


孙海鸣并没有局限于在车间工作 , 而是主动向上级请示 , 想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 。 在两年里 , 他几乎跑遍了半个中国 , 最长的一次有一个多月都在路上 , 从北方到南方 , 从西部到东部 , 顾客的冷眼都是家常便饭 。 当时想要去参观一些企业的车间 , 都被对方残忍拒绝 。
在一次次失败的尝试下 , 孙海鸣逐渐找到了套路 。 他敏锐地发觉 , 在煤矿企业里拥有更多的劳动力 , 而且他们工作时非常需要墨镜的帮助 , 不然根本无法工作 。
孙海鸣坐了40多个小时去到当地 , 那里有上千名员工 , 相当于一个农村的人口数量 。 当时孙海鸣所处的工厂报价比其它企业更便宜 , 还能上门服务 , 质量比其它的企业更好 。 就这样 , 孙海鸣卖出了上千副墨镜 , 成为当时厂里最大的一笔订单 。
中国开放以后 , 当地迎来了眼镜行业的蓬勃发展期 , 短短两年后 , 孙海鸣所处的企业正式转型 , 本人也因为销售业绩突出而成为当时的企业一把手 。 孙海鸣深知 , 这不是终点 , 而是起点 。
随着大量外国产品涌入中国市场 , 原本难以自保的本土眼镜厂开始顶不住竞争压力 , 面临倒闭的困境 。 想起那段时间 , 孙海鸣将其描述为中国眼镜行业的一次巨大灾难 。 一夜之间 , 全国各地的眼镜厂几乎都倒闭了 , 孙海鸣看着非常心痛 。
上世纪90年代 , 孙海明所处的眼镜厂不得不一分为二 , 原本发展到400多人的工厂只剩下50多人 。 在他的坚持下 , 除了保留总部以外 , 其它的分厂基本上都交到了孙海鸣手上 , 准备重整旗鼓 。
一副眼镜背后的中国制造
文章图片
那几年 , 孙海鸣的身体都不好 , 头发开始大量掉落 。 刚一上任 , 他便开始着手调研市场 , 一个星期后 , 他得出来的结果:国产眼镜质量良莠不齐 , 设计也跟不上时代的潮流 。 外国的产品确实比中国的要好 , 质量跟不上 , 消费者就不愿意选择国产 。
为了能做出和外国眼镜一较高下的产品 , 孙海鸣在厂里没有盈利的状况下 , 决定花重金聘请外国的工程师进行指导 。 用了半年的时间 , 自己的眼镜在设计和质量上不比外国的差 。 当时很多人只喜欢外国的产品 , 所以对中国的产品并不感兴趣 。
孙海鸣表示 , 当时我们把厂里的眼镜拿到市场上去 , 说这是进口的 , 消费者就认为进口的就是好 。 说到这 , 孙海鸣就笑了起来 , 向大伙模仿着当年的场景 。 之后又接着说你再看看 , 这是国产眼镜 , 人家就说怪不得质量不行 。
经过一段时间 , 孙海鸣决定先将重心转移到国外市场 。 上世纪90年代 , 孙海鸣和厂里的人一同去外地参加国际眼镜展 , 被外国的客户看中 , 对方下了订单后 , 他们又在北京展览会与英国、法国等外国客户签下订单 。 展览结束不久后 , 他们发现树脂眼镜非常热销 , 断定在国内肯定有更大的市场 , 并且安全系数更高 。
虽然其中的技术问题还有很多没有攻破 , 但孙海鸣只能将赚来的钱不断地投入到镜片的研发 。 两年后 , 终于攻克了相关难题 , 成功研发相关镜片 , 并逐渐开始量产 。
如今 , 企业大部分业务已经交给了下任接班人 。 但孙海鸣依旧雷打不动 , 每天早上六点钟准时出现在办公室 , 这是他从小到大的习惯 , 很难改掉 , 也不会让自己闲着 。
一副眼镜背后的中国制造】当问到孙海鸣会不会直播带货时 , 孙海鸣摇了摇头 , 但很快又笑了起来 , 表示自己对直播带货很有兴趣 。 孙海鸣表示 , 现在自己已经不再年轻 , 但团队会越来越年轻 , 现在的企业属于下一代年轻人 , 他表示很欣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