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空经济”:人类走进深空的一条“捷径”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人类未来走进深空需要面对哪些问题?
“空空经济”:人类走进深空的一条“捷径”
陈善广
文章图片
《走进深空》吴季著浙江教育出版社
近日读到吴季先生的新书《走进深空》 , 大开眼界 , 其精美的文字表达配上精致的版式风格特别引人入胜 。 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人类对太阳系深空探索的最新成果 , 技术内容视角新颖 , 对面临的挑战和困难的本质分析透彻 , 提出的解决路径有独到见解 , 最后从战略高度讨论了进入深空与人类未来的关系 , 引起我强烈的共鸣 。
关于人类未来的命题有不少思考 , 但大多是基于未来科技发展的视角特别是信息与生物技术的发展 , 比如元宇宙、人工智能、基因编辑和脑机结合等 。 诚然这些问题是人类未来必须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 但是有一个更大的、宏观方面的关切 , 人类命运的发展走向与走出地球向太空进发的意义 , 也直接关乎着人类航天发展的未来 , 特别是载人航天发展的未来 。
显然 , 如果我们只讨论人类在近地轨道空间站内的活动 , 并不能说人类走出了地球 , 因为近地轨道距离地面只有数百千米 。 如果我们离开地球远一点儿 , 从更远的视角来看 , 空间站是紧贴着直径有12700多千米的地球的表面在飞行 。 那么我们如果离开了近地轨道 , 来到了月球 , 不仅仅是科学探索式来一下就走 , 而是较为长期的停留 , 会发生什么呢?还是科考吗?如果走得更远呢 , 比如来到了火星?所有这些 , 都是《走进深空》这本书中讨论的内容 , 从科学到技术 , 再到政治、商业和法律问题 。
那么人类为什么一定要将自己的未来放到宏观的深空中去思考呢?其实这个问题一直是自从有了航天科技以来人类反复讨论的问题 。 齐奥尔科夫斯基说过的那句话:地球是人类的摇篮 , 但是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 。 很多人非常认同 , 也有些人不以为然 。 想要“走进深空”的吴季先生当然也没有放弃地球的意思 , 他只是把人类的主人翁地位从地球提升到了太阳系 , 其中的行星地球仍然是人类最美好的家园 。 离开地球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 可见 , 走进深空不是放弃地球 , 而是将未来人类活动的范围从地球表面 , 向更远的深空进行了延伸 。
要想成为太阳系的主人 , 对其进行科学探索、了解当然是首当其冲的 。 在《走进深空》中 , 作者尽可能地向大家提供了最新的、通俗易懂的主要知识要点 , 特别是对那些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目的地的天体做了重点介绍 。
在技术篇部分 , 作者重点分析了脱离地球引力的困难 , 以及持续加速的好处和在深空中就地生产、加注燃料的重要性 。 此外 , 除了远距离的通信带来的问题外 , 特别有独到之处的是他还分析了在月球和火星上的地理时间给人类未来开发带来的困惑 。 因为在火星上一年的时间是地球年的1.88倍 , 因此 , 如果两个人同时在地球和在火星上出生 , 当这个地球人94地球岁时 , 那个火星人则只有50火星岁 。
我觉得书中的未来篇是这本书的精华部分 。 这里作者深入讨论了人类未来走进深空需要面对的各种问题 。 特别是如果只靠各国政府在深空探测上的投入 , 人类走进深空的步伐将会很慢 , 甚至停滞不前 , 就像美国阿波罗登月50年后才有了第二个载人登月计划 。 因此发展商业性质的“空空经济”(在空间为空间用户提供服务的经济) , 才是人类走进深空无法回避的道路 。
- 手机性能榜重新“洗牌”,小米第六,iQOO第二,最大黑马诞生!
- “科创1号”园区筑巢引凤,助力宝山人工智能产业阔步向前
-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对于一些青少年来说|前所未有的“大脑切除术实验”
- 芯片|不装了?中国科技再“亮剑”,外媒:低估了中企的实力
- 华为|重现“小米模式”?力勤发布24元4维蓝牙低音炮音响,HIFI音质忒好听!
- 关于大多数网络验证的通用“解决”思路
- 伊隆·马斯克|有一种旗舰叫“不讲武德”,性能和外观大有提升,关键价格还便宜
- 苹果|宁可为“垃圾”买单,也不用华为,苹果到底好在哪里?
- 硬盘|想要老电脑“运行如飞”,更换这3个零件不容忽视!
- 吴玉平:恭喜你加入“医美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