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森林|马云承诺每年种1亿棵树,五年过去了,这些树都怎么样了?( 三 )


用户在网上积累够一棵梭梭树的时间 , 肯定是大大短于树木成长时间的 , 更何况 , 种树是要根据季节和种植条件来批量安排的 , 并不是用户点击种树后 , 就有会工作人员扛着锄头跑去立马种一棵 。
质疑蚂蚁森林公益项目是造假的网友 , 理由显然站不住脚 , 还暴露了自己并不怎么关注国家在防风固沙、植树造林方面的工作 。
红星新闻的记者走访277号林地时 , 跟验收单位一起实地测算了这片林地的样本 , 结果显示这里的梭梭树成活率基本上在75%左右 , 情况已然算良好 。
尽管梭梭树在理论上可以长到1-9米高 , 但在像阿拉善盟这样的地方 , 它能够长到40厘米左右就已然是一棵成功的树 。

记者还了解到 , 277林地地处环境恶劣 , 在这里已经不是“春雨贵如油”这么简单 , 而是但凡下雨就足够珍贵 , 这里年降水量只有130毫米 , 说到这儿 , 她打趣称:“如果你是杭州或者其他南方地区居住的人 , 恐怕经历的一场雨都不止130毫米 。 ”
由此可见阿拉善盟的自然条件之差 。
三人们对蚂蚁森林的质疑到这里被顺利解开 , 实在是一场乌龙 。 但这场乌龙也不算没有正面作用 , 至少让一部分网友了解到真实的防风固沙、植树造林有多么不易 。
阿拉善盟277号林地的梭梭树是2019年种下的 , 如今3年过去 , 多数植被长势良好尚且被前来拍摄的网友们无视 , 在那些更加缺水的地区 , 治沙植树的难度有多大就足够可以想到了 。
2021年 , 电视剧《山海情》热播 , 观众们跟着主演体会了一把在荒地中开垦家园的不易 。 事实上 , 现实中人们防风治沙只会比电视剧情节更加不易 。
半个世纪前 , 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一线以北有一片沙漠 , 名叫“毛乌素沙漠” , 榆林市也因为这片沙漠的存在而被称为驼城 , 意为沙漠之城 。

“毛乌素”在蒙古语中意思是“坏水” , 新中国成立初期 , 这里森林覆盖率仅有0.9% 。 榆林市靖边县东坑镇毛团村的郭成旺老人回忆 , 四五十年前 , 村子周边都是黄沙 , 一场风沙刮来 , 地里的庄稼就全被埋了 。
恶劣的自然环境剥夺了这里的居民幸福生活的权力 , 但也因此激起了一批有志之士的斗志 , 他们发誓要用双手将故乡从沙堆里拯救出来 , 立誓治沙的当地人中有个叫石光银的农民 , 他说:“我年轻的时候就下定决心干治沙这一件事 。 任何事情 , 只要下定决心 , 没有干不成的 。 ”
凭借着决心和肯吃苦的毅力 , 从1959年起 , 毛乌素沙漠的改造工程持续了半个多世纪都没有中断 。 到了2020年 , 这片沙漠已然快要从中国版图上消失了 。
成果写下来只不过是寥寥几句话 , 但在这几十年中 , 为防风治沙付出时间、耗费精力的百姓以及提供技术支持不断研究的科学家们 , 到底经历了什么 , 可就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的了 。

最开始 , 毛乌素沙漠上种的树 , 种下多少死多少 , 到后来 , 成活率能达到90% , 这其中少不了辛苦地钻研 。 凭着一股子执拗 , 毛乌素沙漠当真被人类“治”住了 。
防风治沙 , 是千年大计 , 是福荫子孙的事业 , 这是个浩大的工程 , 单凭蚂蚁森林这一个公益项目自然是无法做成 , 但蚂蚁森林的背后有国家的支持 , 它抛出了一个善念 , 被千千万万的人接住、默默耕耘 ,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力量的传承 , 值得人们铭记并感恩 。
结语:2019年4月22日 , 马云现身甘肃敦煌某“种树”现场 , 接受采访时 , 他感谢了所有参与蚂蚁种树的用户 , 马云认为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 会对后代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