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最近一年 , 从阿里女员工事件到互联网大厂裁员 , 从员工长期996加班到离职前强迫签署竞业协议 , 职场圈可谓风波不断 。 这一系列风波 , 均来自于职场人在脉脉上的爆料 。 虽然这些爆料最终引发了全社会对于各种职场不公平现象的声讨 , 却也给很多不熟悉脉脉的人留下了一个刻板的印象:脉脉就是个用来爆料的匿名社区 。
如果你也这么认为的话 , 那可就被一叶障目了 。 实际上 , 在每天使用脉脉的众多用户看来 , 脉脉有着多重的角色 。
真实职场人的真实内容为什么说脉脉不是像Secret那样的匿名社区?因为脉脉用户在实名认证的时候 , 都需要在后台提供身份证号;为了保证用户在自己主页中表述的关于公司信息、行业信息的真实性 , 往往还需要提供公司邮箱做进一步的认证 , 才能在同事圈里发言 。
这些用户认证的措施 , 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用户发言的真实和可靠 。 例如 , 当一位已经被认证为“字节跳动员工”的用户 , 在“职言”中分享公司信息、部门情况、行业见解的时候 , 他所说的话一定有很多关注互联网或字节的人关注 , 而且有了身份背书的加持 , 这些的信息的真实性和参考性才有了依傍 。
【GitHub|脉脉抛弃匿名】那么 , 脉脉为什么不像美国的职场社交平台LinkedIn那样 , 无论是后台还是前台均全部实名呢?老冀认为 , 这与中国影响至深的儒家文化有很大的关系 。 要知道 , 儒家文化强调长幼有序、尊卑有序 , 这就导致公司高管更倾向于在更加私密的场景下 , 与下属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 而不是像西方公司那样 , 把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拿到台面上摊开来说 。 以老冀曾经访谈过的联想集团为例 , 当年联想收购IBM之后 , 中国高管与美国高管开会的时候 , 就遭遇了很多这样的不适 。
实际上不仅仅是中国 , 东亚的大部分公司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 如果在某个职场社交平台上 , 实名的下属直接与实名的上司进行对话 , 哪怕对话的内容是建设性的 , 双方也势必会略显尴尬 。 也正因为如此 , 采用全部实名的LinkedIn , 不仅仅在中国发展得很一般 , 在日本、韩国等其他东亚国家同样也是如此 。
在中国 , 怎么才能既让职场人知无不言 , 又在最大程度上对自己的发言负责?为此 , 脉脉可谓绞尽脑汁 。 2021年 , 脉脉对用户ID做了一次大的变革 , 从过去的“花名+实名认证”改为了“唯一昵称+实名认证” 。
脉脉独特的“唯一昵称+实名认证”ID模式
过去那种“花名”的模式 , 使得脉脉平台上的ID无法与现实世界中的个人一一对应 , 这会导致部分用户的发言过于随意 , 会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对真实性和建设性的考虑 。 改成“唯一昵称” , 正是为了鼓励用户更负责任的发言 , 鼓励用户珍惜ID代表的名誉 。 与此同时 , “唯一昵称”也打消了用户发言的顾虑 , 至少不用那么考虑真实职场中领导、同事、对手的想法 , 真正能够做到知无不言 , 从而搭建一个员工与公司平等对话的平台 。
从脉脉自身的数据来看 , 2021下半年用户ID切换完成之后 , 过去很多只潜水不发言的新用户 , 比原来活跃了很多;而那些老用户经过了很短的一段适应期之后 , 活跃度就恢复到了切换之前的程度 。
老冀发现在中国 , 脉脉现在的用户ID规则 , 与微博、知乎等主流互联网社区保持了一致 , 而那些一直坚持“多个昵称”的互联网社区大部分都边缘化了 。 其实 , “唯一昵称+实名认证”这种复合式的ID管理模式 , 是为了适应社区+职场的特殊场景而发展出来的:唯一昵称保证了用户发言的自由 , 让用户发言的内容更真实、更有建设性;实名认证则保证了用户对自己发言更具责任感 。 一般来讲 , 愿意用实名发言的人很注重在社区的个人品牌形象 , 甚至经营自己的人设 。 由此可见 , 脉脉这种独特的用户ID规则 , 更合乎中国文化中的“中庸之道” , 也更适合构建中国特色的职场人社区 。
- iPhone7|iOS 16截图曝光,iPhone 7之前的机型将被抛弃
- iOS|经典iPhone被抛弃 iOS 16首张截图曝光:新增超大型桌面部件
- 脉脉|祖籍徐州的普莉希拉,嫁全球第5富豪扎克伯格,却被说又丑又黑?
- GitHub|?iPhone 12价格跌破四千,国产手机不香了?
- GitHub|2022年支付宝集五福攻略,怎样获得沾沾卡和万能卡?
- 华为鸿蒙系统|华为鸿蒙系统后,又一国产系统正式发布,外媒:美国系统被抛弃了
- 5g网络|关键时刻华为再遭抛弃,15年合作伙伴临阵倒戈,任正非大气回应
- GitHub|狠人!标星 3.4 万的项目说删就删,几行代码搞崩数万个开源项目
- GitHub|成立10年却越来越凉,曾经的“约会神器”,现已成为“老年专区”
- GitHub|安卓处理器发热大?它们只是性能更强,功耗和峰值性能谁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