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古时代用的七曜平行拉丁语的星期 一周期


敬斋古今黈共八卷,收录在四库全书 。作者是李冶 , 是中国古代数学家,字仁卿,号敬斋,真定府栾城县人,李冶生在大兴,爸爸李通为大兴府推官 。李冶从小聪明 , 钟爱念书,曾在元氏县上学 , 对数学和文学都很感兴趣 。
礼拜做为时间周期最早始于巴比伦 。世界各地通用一星期七天的制度最早由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制订,她在公年321年3月7日官方宣布7天为一周,这一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但在中国,明末清初基督教在中国散播时,礼拜才逐渐被人们所了解 。民国要求应用阳历以后,礼拜才逐渐普及下去 。
礼拜在中国旧称七曜 。七曜在中国夏商周时期,是指日、月及五大行星等七个关键星体,是当年天文星象的主要机构成分 。中国的七曜逐渐并未做为时间单位 。在西方,古巴比伦人最先应用七天为一周的时间企业,之后犹太人将它传入古埃及,又由古埃及传入罗马,公元3世纪之后,就普遍地散播到欧洲国家 。伊斯兰教、基督教均依照有以礼拜为基准进行的宗教星期活动,因此在很多方言中,“星期”慢慢拥有“礼拜”的内涵 。
星期的发源应当是连系著月儿的周期 , 由于七天约是月儿一周的四分之一 。
在中国上古时期,古人便以日、月与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为七曜,亦作七耀 。东晋范宁《榖梁传序》里就有七曜为此“盈宿”的记载 。
中国上古时期用的七曜平行拉丁语的礼拜,拉丁语中周日Sunday(日曜日)为“太阳日” (dies solis) , 星期一Monday(月曜日)为“月儿日” (dies lunae) , 星期二Tuesday(火曜日)为“火星日” (dies Martis),星期三Wednesday(水曜日)为“水星日” (dies Mercurii) , 星期四Thursday(木曜日)为“木星日” (dies Jovis),星期五Friday(金曜日)为“金星日” (dies Veneris),星期六Saturday(土曜日)为“土星日” (dies Saturni);法文立即选用拉丁语的名字,只是将周日改成“主的日”;由于五颗行星的名字全是古罗马神话中的神的名称 。英文将其中几个换为古日尔曼人神话与北欧神话中的神,如星期二变成北欧战将“提尔”的日子,星期五变成日尔曼女神“弗丽嘉”的日子 , 星期三变成日尔曼神“沃登”(对应北欧神话的"奥丁")的日子、同样地星期四都是北欧神“索尔”的名称;俄语和斯拉夫语言中,已变成“第一”、“第二”日…… 。
【中国上古时代用的七曜平行拉丁语的星期 一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