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卷出新故事( 二 )


彼时资本看好便利店赛道的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 。 一个是马云在2016年10月份提出的新零售概念迅速风靡 , 吸引了一众互联网电商行业巨头参与到线下的布局大战中 。 另一个原因 , 则是便利店本身具备的高度标准化和连锁特性 , 使其拥有快速扩张实现规模化经营的成熟商业体系 。
不过相较于日系便利店品牌成熟的运营体系 , 被资本揠苗助长的本土便利店品牌在实际的运营和管理环节仍然存在加大差距 。 7-ELEVEn经过70余年的发展 , 沉淀出一本700多页 , 覆盖几乎所有经营环节的加盟手册 , 而本土便利店品牌此时 , 因为供应链能力不足、管理及运营能力薄弱 , 还处于研究如何降本增效的摸索阶段 , 迟迟未能进入加盟模式 。 《2018中国便利店报告》披露 , 国内近4成企业尚未开放加盟 , 而日系便利店品牌罗森、全家和7-ELEVEn的加盟店占比分别达到了95%、97%和98% 。
便利店卷出新故事
文章图片
被资本裹挟的本土便利店 , 命脉也被牢牢掌握在资本的手里 。 不少本土便利店品牌被资本驱动快速扩张的同时 , 仍然没有解决盈利的问题 , 而当投资方资金断裂 , 这些便利店品牌就成了资本的“弃儿” 。
2018年8月 , 邻家便利店因投资方善林金融资金链完全断裂 , 一夜关店168家 。 9月 , 投资方春晓资本涉非法集资 , 131便利店创始人失联 , 后被刑拘 。 同年11月 , 北京本地规模最大的全时便利店也被传出正在进行资产盘点并寻求出售 , 此后3个月时间全时关闭了约90家门店 , 占全部门店数量的20% 。
03便利店新格局 , 如何抓住年轻人?
资本带来的短暂繁荣也并非一点好处没有 , 至少让便利店行业开始思考如何把生意做得更大 。 而疫情期间 , 不少线下门店空出以及租金下降的情况就让罗森等便利店看到了逆势扩张的大好机会 。
罗森一面关闭经营状况不佳的门店 , 一面加速扩张 。 到2020年10月时 , 罗森在中国的门店已经突破了3000家 , 超越全家成为三大日系便利店品牌的第一名 。 罗森财报显示 , 其在中国的业务于2020年首次实现全年盈利 。 罗森还借此宣布 , 计划在2025年前 , 将在中国市场的门店数增加至目前的3倍 , 目标开店数量为1万家 。
便利店卷出新故事
文章图片
从3000家门店到1万家门店的扩张目标 , 显然无法只靠一线城市的市场来满足 , 于是便利店们开始了向二三线城市下沉 。
2021年 , 罗森开始入驻河北唐山、安徽芜湖以及江苏南通等多个地级市 , 便利蜂则陆续在广东佛山、江苏徐州、连云港等地开出首店 , 唐久便利店也进入了郑州市场 。 整个便利店行业的集体下沉 , 直接带动了二三线城市的便利店增长 , “2021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显示 , 厦门、济南、西安等城市2021年的增长率均超过了5% 。
除了规模化扩张 , 便利店们也试图用精细化运营提高营收能力 。 从市场的反馈来看 , 便利店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年轻人为主 。 因此不少连锁便利店都开始“瑞幸化” , 以App或小程序等数字化手段提升用户留存、激活和转化 。 但是单纯以互联网思维和手段来指导运营 , 并没有让便利店们获得显著的收获 。
正如同互联网巨头们曾经尝试用外卖配送、无人货架来挑战传统便利店模式 , 甚至用前置仓、O2O实现了15分钟配送 , 来彻底打通“懒人经济”的最后500米一样 。 便利店的核心价值不在于商品本身 , 而是它已经成为年轻人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