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二维码,两个时代( 二 )


一个二维码,两个时代
文章图片
中国二维码之父王越
技术不断前行 , 经济上却揭不开锅 。 发薪日 , 王越会因为发不起工资而躲进办公室 , 一整天不开门 , 甚至出现过员工拿私人钱“补贴”老板的情况 。 有一年 , 王越因为交不起房租 , 自己的车子也被房东当抵押开走了[1] 。
空有技术不赚钱 , 根本上因为当时二维码在中国缺少大范围民间应用场景 。
汉信码可以在物流管理和收税领域有所施展 , 但二维码和个人生活看上去毫无联系 。 2005年 , 网民都只有1.11亿 , 通信技术还处于2G时期 , 手机上网看场球赛的文字直播都还要算计下流量 。
王越的故事预示了一个曾被无数实践检验过的真理:先进技术的落地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普及 。 实际上 , 二维码发源地日本也有类似经历 。
1994年 , 电装公司研发出了二维码 , 但在之后的两年 , 这个技术就没有能走出日本便利店 , 一度被嘲讽为“加拉帕戈斯式技术” 。 直到2002年 , 日本推出的具有二维码读取功能的手机才与这个技术匹配了起来 。 到2005年 , 超过七成的日本民众使用过了二维码服务[3] 。
一个二维码,两个时代
文章图片
电装公司生产的二维码
2011年 , TomiAhonen咨询公司调查了42个主要国家的智能手机普及率 , 发现平均值仅有10% , 中国位居倒数第三;但在2013年尼尔森发布的报告中 , 中国的智能手机普及率已飙至66% , 仅次于韩国 。 2012年 , 中国的5.64亿网民中 , 有4.2亿来自移动端 , 平板电脑销量首次超过了笔记本电脑 。
一句话解释一下这一连串数字的意思就是:王越和二维码在中国的转机出现了 。
2013年6月 , 《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互联网就是移动互联网?》 。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彭兰对此的问题的答案十分明确:“未来不应再有电脑访问的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访问的互联网之分 , 互联网就是移动互联网[4] 。 ”
移动互联网的土壤有了 , 接下去就是寻找普及的抓手 。 二维码选择了从移动支付的场景切入 。 微信因为“微信红包”的奇招而一夜成名 。
微信2013年上线的时候 , 付款流程就与二维码绑定 。 第二年 , 微信红包上线 。 仅除夕当天 , 就有482万人由微信支付使用了这一功能 。 几天时间 , 微信支付收获了超过3000万用户 。 只花了3年 , 微信支付的市场份额就从3.3%涨到了38% 。
不过 , 借助扫码支付的普及之路也并不是一帆风顺 。
首先来自竞争对手 。 背靠银联的NFC支付流程更加快捷 , 甚至无需二维码 , 只要动一动手指就能完成 。 2016年2月18日 , 苹果的NFC支付应用ApplePay登陆中国 , 包括四大行在内的19家银行都进行了宣传 。
一个二维码,两个时代
文章图片
ApplePay
其次的压力来自监管 。 2014年3月 ,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发布了一条关于暂停二维码支付的公函 , 认为“相关支付撮合验证方式的安全性尚存质疑 , 存在一定的支付风险隐患[6] 。 ”
最终二维码的突围 , 一方面是安全技术的提升 , 另一方面 , 也是更接地气的原因 , 则是因为它的“零成本”使用门槛 。
NFC模式支付离不开POS机这一基础设备 , 但其使用成本居高不下 。 早期POS机安装得有赖于银行相关人员 , 且需要足足2000元押金 。 实际使用过程中 , 得再额外缴纳0.5%左右的手续费用 , 且每年需要面对银行相关人员的回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