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前,我们全家每年都会出国游,每次都会花20-30万,这两年相当于省下了这笔钱。不过,年度总花费并没有因为这一大头的减少而降低。
但钱却越来越难赚。我毕业后一直做销售相关的工作,都快20年了。这中间去国外留学、以及回国后买了两套房,都是自己挣出来的。我前些年的时候赚得比较多,但2021年前几个月的信用卡,都不是用收入,而是用存款还的。
我近期对于金钱的不安全感在增强。而且,我们家老大2022年就要上初中了,我们家以后的花销只会越来越高。所以,2022年,我也要审视自己的花销,把好好存钱这件事儿提上日程。
为了存钱,我还专门看了一些极简主义相关的书,越来越觉得物质欲望会“毁人”,原本是为了提高生活舒适度,但最后把钱都花出去了,反而可能会被社会碾压。
我还跟身边的朋友交流,他们是怎么存钱的,发现有些朋友月入不过万,每年都还能有一定结余。我觉得节流还是非常必要的,也跟我们家孩子说,2022年要尽量控制,少买衣服和鞋子。
04追星买娃娃,我一年买了“503斤棉花”Niko |25岁 年度棉花娃娃消费4530元传媒行业从业者我是2019年开始追星,2020年入“周边坑”,2021年一整年都在陆陆续续买娃。棉花娃娃 (一种明星衍生周边,一般会有某个明星比较明显的脸部特征) 基本都在微店卖,年底微店生成了一个“2021我的棉花记录”,显示我花了4530.97元,把79个娃娃/娃衣带回了家,相当于503斤棉花。
文章插图
一年买了79个娃娃/娃衣来源 / Niko供图
我的娃娃消费在圈子里是平均水平,大家基本都是这个数。一年不到5000元,相当于一个月400块钱左右。我有个朋友2021年的棉花账单都上万了。
我没有刻意数过我具体有多少个娃娃,因为娃娃在我手里还会流通,我玩着玩着不感兴趣的就会在闲鱼上卖掉。大概总共买了80只,出掉10来只,家里现在剩30来只,路上还有30来只没到。光是2021年12月,我就买了9只。
娃娃分为10cm、15cm、20cm和40cm,有的娃我还会买好几个尺寸。单只娃娃的价格在51-65元之间,一套娃衣从30元到128元不等,有时候娃衣比娃娃都贵。而且我们这个圈的娃娃很保值,甚至还溢价,有一款很出名的娃娃,现在在闲鱼都卖到1500块钱往上了,还需要“配货”,搭配别的周边买。
买娃娃基本都靠抢,因为都是娃妈 (设计娃、卖娃的人) 自己出的,本来就数量有限,加上不二贩,所以竞争一向很激烈。有的名气很大的娃娃,还要找朋友一起帮抢。所以,买娃不仅是花钱那么简单,还要紧张兮兮地拼手速,收获的也不是几只娃娃那么简单,是一些珍藏感、稀有感和来之不易感。
之所以越买越多,是因为娃娃太好看了,每一个娃妈出的都各有特色,娃做得用心,衣服设计得也特别精致。我的原则就是看到喜欢的就买,能抢到就买。不过,我也逐渐在克制,毕竟也出掉了一些,留下那些比较火的、贵的、自己最喜欢的。
除了娃娃,周边还有立牌、相框、挂布等等形式的,入坑两年我已经脱了立牌和相框的坑,以后不会再买了。但是我一定会继续买娃娃,娃娃不一样,又可爱又好玩,换装游戏也很治愈,光是冲这个游戏体验我也愿意一直买,一直收藏。
05冲最贵的美容健身卡,熬最深的夜潇潇 | 30岁 年花费54.6万元 互联网从业者2021年我总计花费54万多元,最大的支出方向是个人消费。比如,我在轻医美上花了5万元,报了100节瑜伽课花了5万元,服饰方面花费有8万多元,电子产品2.5万元,美容美发上1.3万,买过的保健品也上万元了,这类型花费就有20多万元了。
- iPhone|降至8300元价位!苹果年度机皇变成真香机,安卓旗舰机甘拜下风
- Netflix|全球“缺芯”后遗症!三星年度旗舰新机可能涨价,iPhone14或跟风
- 数据|刷爆朋友圈的年度报告,是怎么做出来的?
- 中国铁塔公司|北京移动5G建设年度成绩单出笼,累积开通逾27000座5G基站
- 叮咚买菜年度消费报告出炉:从预制菜爆发看当代年轻人的消费趋势
- 近日|光存储领域先行者:郑穆获“IT影响中国”年度影响力人物奖
- 运转过程|2022年度“最小满月” 18日现身夜空
- 预算案|日本2022年度将正式研发电磁炮
- 天文学|本年度“最小满月”明日现身夜空
- 夜空|2022年度“最小满月”18日现身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