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微软、Meta、腾讯、字节,争夺同一张元宇宙船票( 三 )


Oculus Quest 2发布是在2020年9月 , 也正是那段时间 , Meta前身Facebook陆续推出短视频应用对抗TikTok 。 两家公司在市场上的直接竞争 , 对于字节来说对于Facebook关于VR方面的动作更加关注和敏感 。
4、腾讯考虑到巨额收购对当期利润的影响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 , 腾讯近几个季度的净利润在300-400亿元左右 。 如果按照100亿元级别进行收购 , 可能对于其当期的利润产生较大影响 。
相比之下 , 字节没有上市可能少了这方面的顾虑 。
张一鸣也曾经表示过 , “把之前的利润都用到更深层次、更大规模的投入上 。 假如当时这么做 , 他们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 。 ”
5、路径差异
腾讯在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中表达了对于元宇宙发展的看法 , 核心的两点是:软件驱动而非硬件驱动、搭积木一样构建元宇宙 。
腾讯表达的意思是 , 不急于推出一整套的元宇宙产品 , 而是构建IP、平台级的产品 , 完善技术模块 , 硬件并非C位 。
相比之下 , 字节收购的PICO已经成为国内市场的VR爆款产品 , 字节硬件开路的迹象比较明显 。
03 VR入口 , 争什么?元宇宙成为2021年的科技热词 , 这种热也表现在对于元宇宙的看法出现分化 。
排除纯炒概念的声音干扰 , 业界对于元宇宙的看法分为两种 。 一种是像Meta一样狂热的信仰者 , 认为以VR为基础的元宇宙 , 是下一代移动互联网 , 以“下一代屏”的沉浸体验 , 将成为新的趋势 。
【银联|微软、Meta、腾讯、字节,争夺同一张元宇宙船票】另一种声音是以马斯克、刘慈欣为代表 , 认为这种超脱现实的体验 , 会让人们更加沉溺于娱乐消费 。
这种对于元宇宙两极分化的看法 , 实际上有点像AI初期 , 有人认为人工智能是高级文明 , 有人担心机器人替代人类 。
但实际上 , 我们看到当AI开始走向成熟期 , 这两种声音不是高估了就是低估了 。 AI如今已经成为大多数产品的基础能力 , 既没有变成强人工智能替代人类 , 也并非一无是处 。
同样 , 对于元宇宙伦理的担心和泡沫的担心 , 不妨都折中一下 , 以“AI发展”历史视角看元宇宙 。
头戴VR设备不一定在短期内要取代手机 , 更大的可能是成为下一代客厅级产品 。 目前我们看到的是 , VR设备正在从商场的体验店 , 到头戴VR一体机的热销 , 走的正是电脑时代从网吧到家庭级产品的路径 。
如果将元宇宙的使用场景回归到客厅娱乐 , 那么马斯克和刘慈欣的担心也就可以理解 , 并且能够接受——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 , 存在场景和时间的隔离 , 而非像智能手机一样侵入到人们的全部生活 。
短时间内VR的定位是游戏主机而不是取代手机 , 按照这样的定位 , 就不难理解微软为何花687亿美金收购暴雪了 。
回到腾讯和字节在元宇宙船票上的争夺 , 移动互联网时代两家互联网巨头分别以微信和抖音获得了移动互联网的船票 , 那么在元宇宙时代 , 如何拿下船票呢?
这里套用一下移动互联网的一个非常基础的逻辑 , 就是所谓移动互联网船票 , 是一个用户群体公认的账号体系 , 比如微信、支付宝 , 抖音账号也算基本成型 。 有些互联网公司为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始终显得有些吃力 , 那就是用户始终不认可其账号体系 。
当下的头戴式VR一体机均是以Oculus为蓝本 , 可以看出的是 , 当下Meta实行的策略是Oculus和Facebook账号深度绑定的方式 , 即硬件+社交账号的组合入口方式 。
同样 , 腾讯和字节要争夺的也是账号体系 , 即元宇宙的唯一身份 , 在此基础上才能展开社交、娱乐、支付以及应用分发等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