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家电企业加入造芯大潮:求变,更是求生

芯片|家电企业加入造芯大潮:求变,更是求生

文章图片

芯片|家电企业加入造芯大潮:求变,更是求生

文章图片

芯片|家电企业加入造芯大潮:求变,更是求生


2018年 , 格力董明珠女士宣布启动造芯计划 , 由于造芯制造成本很高 , 业内并不看好;2019年 , 发生了华为芯片断供和被芯片卡脖子事件后 , 大家才真正意识到芯片的重要性 。 随后 , 包括康佳、长虹、海信和美的等家电企业杀入芯片赛道 。

近日 , 美的宣布 , 自研的MCU控制芯片已量产1000多万颗 。 资料显示 , 美的2018年下半年进入芯片领域 , 2021年开始实现量产 , 主要生产MCU控制芯片 , 产量已经超过1000万颗 。 面对缺芯困境 , 头部家电企业先后进军造芯阵营 , 会有戏吗?
造芯是中国家电企业的出路吗?在用户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和碎片化趋势下 , 国内“芯荒”还未解决 , “跨界造芯”成为行业趋势 。

 图片来源于微博截图
近几年 , 半导体大热 , 除了行业内的厂商 , 汽车、手机、家电厂商 , 甚至地产、百货等企业都接二连三的扎入造芯赛道 。 各行业跨界芯片领域或许有的是跟风 , 但对于家电企业来说造芯迫在眉睫 , 也是“缺芯少魂”的扼喉之痛 。
目前 , 从格力、海信、康佳到美的 , 家电巨头们都走在造芯路上 , 其中 , 美的确认研发的MCU控制芯片已经量产1000多万颗 。 美的集团在互动平台表示 , 2018年下半年美的进入芯片领域 , 于2021年开始量产 , 主要投产的芯片类型为MCU控制芯片 , 全年产量约一千万颗 。 公司未来将继续提高芯片产量 , 并进入功率、电源等其他家电相关芯片产品 。
除了美的 , 海信也在积极造芯 , 它在芯片研发上已有二十多年的积累 。 2005年6月 , 海信研发出中国第一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产业化的数字视频处理芯片;2015年以来 , 海信已发布5颗画质芯片;2022年1月 , 海信发布中国首颗8K AI画质芯片 。 对于家电产品来说 , 最核心的就是芯片 。 芯片的规格和芯片的性能 , 将左右着终端家电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 决定了家电企业的利润和经营效益 。
TCL的造芯目标是芯片设计项目 , 目前已经有2个项目 。 TCL方面曾表示 , 其中一个芯片公司已经上市 , 未来还有其它企业陆续上市;2017年格力宣布成立微电子部门 , 计划打造自有芯片 , 2022年1月 , 格力在互动易平台表示 , 目前公司用量较大的微控制器芯片与功率器件芯片皆已自主开发使用 , 并大量投入使用 , 部分芯片已开发至第二代 。 格力表示 , 公司在半导体领域的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 , 自研芯片、器件得到量产验证 。
芯片被誉为国家的“工业粮食” , 是整机设备的心脏 , 芯片技术是整机的技术水平标志 , 体现了产品的核心知识产权和主要附加值 。 比如在彩电领域 , 中日韩企业围绕显示技术和产业链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 长虹、海信和TCL等品牌通过自研芯片 , 不断刷新中国显示画质天花板 。

 图片来源于微博截图
笔者认为 , 芯片会同压缩机、电机等关键部件一样 , 将成为家电产品的核心部件之一 , 也是未来创新发展的方向 。 造芯被视为家电企业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出路 , 但并不是谁都有能力造芯 。 即便资金充足 , 但没有丰富的资源和创新技术 , 也是一条难以走下去的路 , 需要不断地试错 , 成本也相应的增大 。 相比有经验的芯片设计企业 , 家电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取得同样的高度 , 因此不少家电企业选择与芯片厂商合作或者参股的方式参与造芯 。 对于家电企业来说 , 只有制造向高质量发展 , 产业向中高端跃进 , 从价格之争走向价值之争 , 才会获得生机与前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