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文 郭容/图、视频手办和雕像作为收藏品|青年发现|为中国人塑像,国风潮流玩具的“破圈”故事

青年报·青春上海采访人员陈嘉音/文郭容/图、视频
手办和雕像作为收藏品 , 本质上就是为人造梦 。 而热衷“逐梦”的Z世代登上舞台后 , 他们特有的消费习惯也从小众走向主流 。 天猫数据显示 , 以模型、手办、盲盒等为代表的潮玩已成为与美妆、个护、家清等并列为消费行业里的一级赛道 , 成为新消费增长核心板块之一 。
雕像 , 作为模玩金字塔最顶尖的部分 , 它的比例一般在真人的1/4到1/1之间 , 被赋予极高的还原度和顶尖的工艺美感 。 在IP加持和审美驱动下 , 新玩家带着高涨的消费热情不断涌入雕像圈 。 然而在模玩界 , 市场竞争越深 , IP的分量就越重 。 当行业大多数公司都在埋头苦做欧美系雕像的时候 , 上海开天工作室却另辟蹊径 , 用中国历史人物塑造出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
做原创是一条漫长的路 , 从前台“看得见的”产品呈现 , 到后台“看不见的”IP设计、资本博弈 , 每一环都在生态链里 , 需要长期投入 , 持续改进短板 。 在“世界顶流”的IP中 , 中国英雄们又是如何“杀出重围”?中国的原创IP形象又有着怎样的设计理念?如何用情感认同触发商业价值?在上海开天工作室 , 隐藏着这些问题的答案 。
从最早的一批雕像玩家 , 到这个行业最初的探索者 , 有一群年轻人正在开疆拓土 , 以“为中国人塑像”为使命 , 把中国风的潮玩推向世界 。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文 郭容/图、视频手办和雕像作为收藏品|青年发现|为中国人塑像,国风潮流玩具的“破圈”故事
文章图片
与“历史”和“潮流”对话
一个人高举着斧子正欲落下 , 落斧之处迸发出万丈光芒——这是上海开天工作室的标志 。 如今 , 这个标志和大热的中国风雕塑一起 , 成为了世界各大手办模型展会上的人气常客 。
完美的肌肉线条 , 严肃坚毅的表情神态 , 左手持枪右手持剑 , 头盔上的斗篷呈波浪状起伏 , 怀里孩包着一个小小的婴儿 。 白色的骏马正在向前奔驰 , 仿佛能听到嘶鸣声 。 这是开天的拳头产品——《三国五虎》系列的赵云雕像 。
2015年 , 开天工作室发布了全球第一款大型中国题材雕像——《赵云》 , 这是和欧美超级英雄画风截然不同的中国式英雄形象 , 一经开售就获得玩家们的追捧 。 而它的诞生也是源自开天工作几位创始人“想看中国英雄雕像”的愿望 。
创始人朱佳麒是上海最早的一批雕像玩家 。 他是一个80后 , 自称是一个“很宅”的人 , “能待在家里绝对不会出去 。 ”朱佳麒的涉猎广泛 , 经历就像涂装架上的颜料一样丰富:大学是美术专业 , 后来辍学瞒着家里开了一家玩具店 , 主卖麦克法兰(一家美国的老牌玩具公司) , 还做过游戏、动画、虚拟现实和古生物复原等工作 。
“你会发现 , 之前的所有那些‘很杂’的东西 , 刚好都能汇聚在一起 , 于是你就是干这个事情最合适的人 。 ”他说起他入行时的感悟 。 也正是这段经历 , 让他有了一个目标——让模玩市场上出现更极致 , 更异想天开的作 。 相较于其他模玩工作室 , 开天在对品类 , 模玩材质的结合 , 数字化的应用上有着更多的探索 。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文 郭容/图、视频手办和雕像作为收藏品|青年发现|为中国人塑像,国风潮流玩具的“破圈”故事
文章图片
从“曲高和寡”到“遍地开花”
把时间调回10年前 , 雕像圈还远远没有现在这样火爆 。
朱佳麒回忆道 , 那时在AC模玩网上(中文动漫周边模型玩具网) , 有一个欧美玩家交流板块 。 那是最初的雕像爱好者聚集地 , 每天只有十来个帖子 。 “国内最大的一个雕像玩家群 , 就800多个人 , ”朱佳麒又重复了一遍 , “一共就800多个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