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供图|本报记者 韩扬眉科学家杨学明每一步的选...■杨学明:胆子大一点,敢于去做!( 二 )


所以 , 我的经验是 , 不要老盯着最有名的人 , 有时候跟着有活力的年轻老师反而可以学到更多 , 还可以与他一起成长和发展 。
作为一名研究学者 , 那3年对我来说特别重要 。 我真正建立了独立做研究的信心 , 开始尝试和探索做一些难的、新的课题 。
“没有一流的科学仪器 , 很难产出一流的实验成果”
《中国科学报》:化学反应中的量子共振现象和几何相位效应被认为是化学动力学极难的挑战 , 您能谈谈选择这个方向的初衷及研究心得吗?
杨学明:这是我最喜欢的研究方向 , 也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研究方向 。
研究化学反应中的量子效应 , 最根本、最难的是在量子水平上观测到化学反应中最详细的信息 , 以及在实验上实现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的探测 。
这个过程中有具体的技术难点 , 还需要了解整个领域的发展趋势 。 我在寻找科学问题的方向上思考比较多 , 比如为什么做这个方向 。
我刚进入共振态领域时没有这个概念 , 跟许多著名科学家交流时 , 也很少有人就共振态概念给出一个非常好的图景 , 它的化学反应功能也比较模糊 。 共振态的概念究竟是什么?我想更清晰地研究它 。
这是非常有挑战性的方向 , 当初有很多人反对 , 包括我的顶头上司和老师 , 但我依然非常坚定 。 后来 , 我的工作也说服了很多科学家 。
我的想法是 , 要在领域里做一些有特色的研究 , 不是说想超越别人 , 而是我找到这个问题 , 并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有独到的贡献 , 这大概是我一辈子做研究的原则 。
《中国科学报》:您认为做科研该有什么样的精神?
杨学明:做科研 , 应该要挑战自己的能力和极限 。
这是我从Wodtke教授那里得到的启发 。 到现在我还记得 , 刚开始他就说 , 做科研的目标 , 是在科学领域里有所突破 。 他想证明在美国做教授的五六年里 , 能不能真的做出点创新的东西 , 如果不成功 , 以后到加油站工作也行 , 有一种破釜沉舟的感觉 。 当然 , 他现在做得非常成功 。
我也是抱着同样的想法 , 后来去台湾地区“中研院”原子与分子科学研究所工作 , 想挑战自己的极限 。 在这里6年 , 我建立了3套全新的科学仪器 , 同步辐射、通用型交叉分子束、氢原子探测 , 完全采用了3类不同的方法 。 这为我未来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
《中国科学报》:您认为自己能在科学上取得成就 , 主要因素是什么?
杨学明:做科研就要勇于挑战未知 。 人很容易待在舒适区 , 但要真正做出一些有意义的研究 , 还是要挑战不熟悉的领域、挑战别人不敢挑战的东西 , 虽然刚开始很困难 。
举个例子 , 我们在大连研制了大型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科学研究装置 , 这完全属于物理领域 , 很少有从事化学研究的人敢做这样的装置 。 这时候我在大学时打下的物理基础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 让我敢于去做这件事 。
胆子大一点 , 敢于去做!这件事情真的被我们做成了 , 当然这里面有很多辛苦和困难 , 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敢想敢做 , 特别是开拓新的研究方向 。
人类的发展史也是如此 , 创新思想是第一位的 。 在整个科学发展的环境里 , 这方面我认为强调得还不够 。
《中国科学报》:我们需要做哪些工作来更好地推动科学仪器的发展?
杨学明:科学仪器是我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点 。 我很早就意识到 , 没有好的科学仪器 , 对于做前沿实验科学的人来说是很大的问题 。 因此 , 我一直希望发展研发最好的实验仪器 , 解决研究领域中重要的科学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