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2022年,它们挣扎在生死线上( 三 )


一般地 , 在投资人看来 , 估值3亿以内的投了 , 项目输了不可以;而估值20亿以上的基本是赛道头部企业 , 至少不会存在太大的风险 。 或许也正是如此 , 才会出现头部SaaS企业数据造假的情况 。
而投资人真正的挑战则在于如何从海量的三四亿人民币估值的公司里 , 找到有价值的项目 , 并愿意给出更高的估值 , 使其达到1亿美元或者10亿人民币的估值 。 因此 , 目前市场上3~20亿人民币估值的项目的交易频次相对来说回落的更快 。
但也有投资人告诉我们 , 就现在资本市场溢价过高的情况 , 有些20亿估值的企业服务公司 , 可能连具体的订单都没有 。 也就是说 , 现在在SaaS行业 , 因为市场的稀缺性或者钱太多了 , 就把整个估值体系拉高了 。
长久来看 , 整个估值体系会是一个波动的过程 。 具体到2021年的表现 , 有进步的一点在于 , SaaS行业的用户开始拥有了一定的辨识力 , 同时 , 越来越多的投资人愿意去关注好的产品 。
苗峰认为 , 2021年SaaS行业虽然是被资本热捧 , 但整个赛道并不是说有了资本就加速发展的 , to B赛道说到底还是需要漫长发展过程的 , 不能操之过急 , 投资人也要有与创业公司一起经历漫长过程的准备 。
该如何度过“降温期”?
打铁还需自身硬 。
从现金角度来看 , 基本每个SaaS赛道的头部企业都能融到钱 , 那么之后的比拼则主要看后续的发展 。 尤其的HR SaaS行业 , 是相对热闹和内卷的 , 甚至有投资人指出是高度血腥和激烈的 。
牛客网创始人叶向宇表示 , 热闹之后 , 大家如何把钱转化成服务 , 把趋势转化为现实还是2022年比较重要的 。 但整体上 , SaaS在中国还处于很早期 , 谁都有机会跑出来 。
对于一些企业来讲 , 2022年的重点还是停留在打磨现有产品上 , 毕竟并不是每次产品升级都能带来新的业务增长 。
叶向宇谈到:“近期重点还是会放在打磨产品上 , 即使是一个在线笔试或者面试产品 , 面对不同行业的需求也不尽相同 。 我们现在虽然不会为单个客户做定制化 , 但会针对某些行业进行定向开发 。 ”
他还进一步透露 , 并不排除去尝试上下游或者周边产品的机会 , 同时也可能会做些出海的工具 。
苗峰也指出 , 虽然2021年拿到了融资 , 但并不着急去扩张 , 而是稳步去做 。 在他看来 , 着急扩张后 , 会违背很多to B行业的规律 , 这样很容易陷入陷阱 , 即把钱耗干了 , 实际业务也不一定得到增长 , 对于高估值企业 , 会变得比较被动 。
此外 , 苗峰还谈到做中大型客户的SaaS比的不是短期 , 而且常见的耐力和持续化的服务 。 在商越老客户永远大于新客户 , 做的老客户百分百的留存 。
在刘超看来 , 2022年主要还是增量带动存量的打法 。 增量方面主要是跟大的云计算平台对接 , 比如阿里云、腾讯云 , 在存量方面 , 一方面是新增的中小企业 , 另一方面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园区 , 这部分是付费相对稳定的客户群体 。
谈及未来 , 刘超坦言 , 其实做企业服务本身就是一个有现金流的业务 , 当下需要做的是 , 在实现业绩突破的同时 , 把产品做深 , 等待SaaS再次爆发的那一天 。
而对于上上签来讲 , 万敏则认为要继续深化网络化效应 , 在行业中发挥出真SaaS的优势 , 实现客户增长 。
写在最后 。
其实 , 从我们感受来看 , 不管是SaaS从业者还是投资者对SaaS是非常坚信的 , 并认为未来五到十年是SaaS的黄金期 。
而投资者的判断 , 主要来自于美国的实践 。 据了解 , 美国投资者在软件上的回报已经超过了60% , 并在持续的快速增长中 , 这个数字是远超于to C领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