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硬核”科技领域求贤若渴,上海与年轻人“一拍即合”

■采访人员 储舒婷 吴金娇
新年伊始 , 多所知名高校相继晒出“就业成绩单” 。 在北京高校中 , 清华大学2021届毕业生共7441人 , 比2020年微增400多人 , 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98.4%;北京大学校本部毕业生共9704人 , 比2020年增加约1600人 , 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到98.45% 。 沪上高校2021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总体稳中向好 , 多所高校毕业生总体去向落实率超96% 。
梳理毕业生去向 , 不难发现一些新动向:制造业、信息技术、教育等行业成招聘“大户” , 如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先进制造的“硬核”科技领域人才需求最旺盛 , 行业、企业纷纷大力揽才 。
高校不断上升的国内深造率 , 以及“考编”热等 , 则显示了毕业生青睐稳定的趋势 , 有别于传统印象中95后、00后给人的“爱折腾”感 。
从应届生就业的地域和城市的选择来看 , 来沪、留沪的毕业生均不断增多 , 上海已形成吸引人才的“强磁场” 。
制造业、信息技术、教育行业等成招聘“大户”
2021届大学生毕业求职时 , 哪些行业“最香”?从上海多所高校发布的2021届毕业生就业报告来看 , 制造业、信息技术、教育等是毕业生就业去向最集中的领域 。
统计显示 , 上海交大就业人数较多的行业主要包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396人)、制造业(736人)、教育(617人)、金融业(497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483人) 。
东华大学2021届毕业生中 , 26.95%的本科生、38.95%的硕士生进入制造业 , 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纺织服装、信息软件、金融、现代服务业和生物制药等领域 。
华东理工大学近六成毕业生集中在制造业、IT业及科研技术服务业 。 根据对签约就业毕业生行业流向分布的统计结果 , 2021届毕业生进入制造业的人数比例最高 , 为38.40% 。
上海理工大学2021届签约就业的毕业生中 , 流向前三的用人单位行业类型分别是制造业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建筑业 , 分别占比39.13%、13.07%和7.05% 。
“相比上一年 , 毕业生进入制造业的就业比例提高了7.91个百分点 。 ”上海理工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冯磊告诉采访人员 , 先进制造业比如“缺芯”的集成电路行业人才最紧缺 , 企业纷纷加大力度“抢人” 。 2021年 , 仅上海华力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一家就招走了上理工73人 , 比起往年显著增长 , 开出的待遇条件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
前程无忧发布《2022高校毕业生秋招行情》显示 , 毕业生需求最多的行业 , 排名首位的是半导体/集成电路 。 参加调查的187家半导体企业中 , 超过一半招聘计划完成率不足60% 。 半导体研发、设计、封测和晶圆生产等产业链上各路企业急需用人 , 电子、计算机、能源和材料等专业的本科、专科和职业学校毕业生 , 也是很多半导体、软件和汽车领域雇主的用人目标 。
不过 , 也有专家坦言 , 尽管高端制造业的吸引力正在增强 , 但仅从“真金白银”的薪水来看 , 信息技术行业整体而言仍然处于招聘市场的“顶端” 。
上海交大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顾希垚告诉采访人员:“鼓励毕业生进入先进制造业服务实体经济 , 攻克卡脖子技术 , 这些行业在未来依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 ”他举例说 , 像2021年来校招聘人数最多的企业华为 , 以及中兴等战略科技型企业;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如商汤科技、依图科技等 , 都对人才需求旺盛 。 他建议 , 应届生不要盲目地选择一些赚“快钱”的行业 , 一旦行业红利消失 , 从长远来说不利于事业发展 。
此外 , 教育行业也频频“霸榜”各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前三位 。 华东师范大学就业统计数据显示 , 2172名毕业生进入教育行业 , 占比42.94% 。 相较于本科生 , 更高比例的硕士研究生进入教育—学历类行业就业 。 上海外国语大学本科毕业生签约比例最高的行业也是教育 , 相较前两年 , 去往教育业的学生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