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川沙妲己”可爱的秘密被我找到了( 二 )


此外 , 如果把婴儿的照片换成大人或者少年少女的照片 , 大家也会觉得“没那么可爱”了:因为长大之后 , 随着我们面孔的成熟 , “婴儿特征”也会慢慢消失 。
婴儿|“川沙妲己”可爱的秘密被我找到了
文章图片
可以比较一下婴儿和大人的脸宽、下巴高度、额头高度、眼宽的显著差别|图源:KringelbachML,etal.2016.
这其实是种会“上头”的奖励机制
既然“婴儿特征”确实是一种可爱的象征 , 那为什么我们总会喜欢可爱的东西呢?而且会表现出越看越“上头”的感觉?
为了搞清楚这个疑惑 , 研究者拿着这套“婴儿特征”测试(上面的abcdef图) , 给16位未生育的女性进行了测试 , 同时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 检测了她们的大脑活动状态 。
结果发现 , 有一个脑区面对“婴儿特征”的时候出现了显著的活跃——伏隔核 。
婴儿|“川沙妲己”可爱的秘密被我找到了
文章图片
实验中发现的伏隔核活跃状况|图源:GlockerML,etal.2009.
什么是伏隔核 , 听起来很陌生啊?提到其中一种物质你就熟了——多巴胺 。 当伏隔核里的多巴胺浓度升高 , 就会激活大脑的“奖励机制”——释放多巴胺 , 感到快乐;接着释放多巴胺 , 继续感到快乐 。
婴儿|“川沙妲己”可爱的秘密被我找到了
文章图片
大脑的奖励系统 , 中心的NAc即伏隔核|图源见水印
所以伏隔核往往和快乐、笑相关 , 而往更复杂的行为讲 , 还和相互合作、捐献行为等等有关系 。 所以我们可以合理猜测:也许正是因为看到可爱的婴儿 , 促进了多巴胺分泌 , 会让我们有“抱抱小孩”或者“一定要好好照顾ta”的想法 。
不仅如此 , 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同样发挥着作用 。 细心的读者肯定也注意到这项研究的对象 , 是“未生育的女性” , 这就是为了避免激素和性别的影响 。
有研究找来了不同年龄段的女性进行类似上面的测试 , 发现绝经后的女性对可爱婴儿的辨识能力会减弱 , 这就暗示了激素的作用 。 研究者又对服用避孕药(含孕激素和雌激素)和未服药的女性进行比较 , 发现激素确实能提高女性对识别婴儿可爱的敏感程度 。
婴儿|“川沙妲己”可爱的秘密被我找到了
文章图片
图源:SprengelmeyerR,etal.2009.
要鉴定这种细微辨识能力 , 研究者把“婴儿特征”测试的难度调整得非常高 , 你觉得图里左边和右边哪个更可爱呢?(理论上答案是最左边 , 年轻女性(19-26岁)“正确”率65%左右 , 53-60岁女性“正确”率是50%左右)
从婴儿图式到宠物和卡通
那么问题又来了:所谓的“婴儿特征” , 可以代表玲娜贝儿吗?或者是代表猫、狗这些可爱的动物吗?
实际上在康拉德·洛伦兹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 , 就尝试将人类对婴儿的喜爱和对动物的喜爱相互关联:人类往往会对有大眼睛、圆脑袋的东西(下图左列)都会觉得更可爱 , 而相反的形态(下图右列)就不会有类似的情感(可能会觉得喜欢 , 但就不是觉得可爱了) 。
婴儿|“川沙妲己”可爱的秘密被我找到了
文章图片
图源:StudiesinAnimalandHumanBehavior,vol.II,byKonradLorenz,1971.
因此很多研究者就开始猜测:我们现在特别钟爱养猫养狗 , 或者喜欢玩偶卡通 , 会不会就是对于“婴儿特征”的一种偏爱呢?
他们把婴儿、猫、狗、泰迪熊的照片组合起来 , 设计了一个新的关于“婴儿特征”的测试 。 结果发现人们也会更喜欢有“婴儿特征”的猫猫狗狗和泰迪熊 , 甚至还有物种偏好(狗主人更喜欢小狗脸 , 猫主人更喜欢小猫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