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吴晓波:到底有没有“马云的时代”?

腾讯|吴晓波:到底有没有“马云的时代”?

文章图片

腾讯|吴晓波:到底有没有“马云的时代”?

文章图片


相比于“只有时代的马云 , 没有马云的时代”的提法 , 我更倾向于认为“既有时代的马云 , 也有马云的时代” 。

文 / 吴晓波(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理查德·泰德罗是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商学史教授 , 他写过一本我非常喜欢的书——《影响历史的商业七巨头》 。 在这本文笔优雅的书里 , 他为安德鲁·卡内基、亨利·福特和山姆·沃尔顿等七个改变了美国商业的企业家撰写了小传 , 如果连在一起读 , 就几乎是美国百年商业变迁的简史 。
在书里 , 泰德罗做了一个很有趣的穿越式描述:如果他们生活在意大利 , 或许会成为作曲家;如果生活在俄罗斯 , 或许他们会成为作家;如果生活在葡萄牙 , 或许会成为航海家;如果生活在古代罗马 , 他们会成为体操运动员……
然而 , 安德鲁们生活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期的美国 , 他们创建了企业 , 从而改变了美国的历史 , 并成为那个时代最光彩熠熠的人物 。
在某种意义上 , 时代的机遇激励了他们 , 美国的制度给了他们极大的自由 , 同时 , 他们也塑造了美国的商业文明和美国精神 。
我之所以喜欢泰德罗的这本书 , 并经常向朋友们推荐 , 是因为在每一次的阅读中 , 我都能如此深切地产生跨时代的共鸣 。 在那些创世纪般的企业家故事里 , 我读到了当代中国企业家们的影子 。

那天 , 突发奇想 , 如果有一天我去哈佛碰到泰德罗 , 跟他讨论一个话题:“你同不同意 , 只有时代的亨利·福特 , 没有亨利·福特的时代?”
我很好奇 , 他脸上的表情会是怎么样的 。

近些年 , 在我们的舆论界 , 就有一个这样的说法被时常提及 , 那就是——“只有时代的马云 , 没有马云的时代” 。 它听上去挺押韵和解气的 , 但是仔细琢磨和剖析 , 却可能是非常值得商榷的 。
记得很多年前 , 在商学院给EMBA们授课的时候 , 我会请大家辩论一个课题:一位企业家的存去 , 是不是企业战略和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
比如:如果没有亨利·福特 , T型车会不会出现?如果乔布斯不去世 , 苹果公司会执行今天的战略吗?如果没有马斯克 , 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是否会改变?如果没有马云、马化腾那一代人 , 中国的互联网产业会不会是另外一番模样?

辩论的结果几乎是一边倒的:杰出企业家在这些公司和产业的发展及衍变中 , 扮演了改变路径和创造新模式、新规则的决定性作用 。
所以如果你问我 , 评估一个国家商业进步的核心要素是什么 , 我的回答是三点:制度环境、技术变革和企业家精神 。 其最后一点 , 则集中地体现在那个时代若干个杰出人物的身上 。
【腾讯|吴晓波:到底有没有“马云的时代”?】
这一景象几乎出现在人类历史的所有断面和领域 。
如果没有孔丘 , 就不会有系统化的儒家思想体系 , “天不生仲尼 , 万古如长夜”的说法固然夸张了一点 , 但却是事实的一部分 。 在西方哲学史上 , 柏拉图、黑格尔和康德扮演了同样的角色 。
如果没有汉武帝和乾隆 , 中国很可能有另外一张疆域版图 。 如果没有拿破仑 , 欧洲的国家格局一定是另外一种景象 。 如果没有牛顿和爱因斯坦 , 人类的科学世界将被重新叙述 。
如果没有屈原、李白、王羲之和曹雪芹 , 中国古典文学一定会被彻底改写 。 如果没有莎士比亚 , 没有贝多芬和柴可夫斯基 , 没有达·芬奇、梵高和毕加索 , 西方的文学、音乐和绘画艺术就一定不会呈现为如今的面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