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眼中的奋斗者太原理工大学有群科研追梦人( 二 )


南极大陆随处都是肉眼不可见的冰裂缝 , 团队有人在这种未知的险境中搜寻失事飞机 , 也有人在全身心投入工作时不小心陷入冰裂缝后顽强地爬上来 。 而由于环境恶劣或路途颠簸导致机器设备出现故障的情况则更为常见 , 队员们常常要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中维修仪器数小时 , 冻伤是常有的事 。 每个人都是随时待命的状态 , 加上极昼极夜的影响 , 生物钟紊乱在所难免 。
在极地科考过程中出现的每一个小问题都让人内心惴惴不安 , 但同样的 , 一个小小的进展所带来的成就感也会被无限放大 , 甚至会让队员们“兴奋得抱头痛哭” 。
行军多走了50公里 , 成功安装了一架冰雷达 , 完成了冰海两用浮标的现场布放……任务完成的那一刻 , 他们可以静下心来 , 欣赏缤纷绚丽的极光 , 感受可爱的企鹅、海豹带来的极地活力 , 享受人人向往的极地风光 。
每一位科考队员都在困境中接受了磨砺 , 也锤炼出了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 。 难忘的经历有千百种 , 但如果要问他们愿不愿意再去一次南极或北极 , 他们一定会以更高度的责任、更饱满的热情、更实在的作为投入到极地监测技术的研究工作中 。
为国筑器求真务实
极地监测技术研究团队中 , 每一个前往极地的成员任务都不尽相同 。
2004年 , 窦银科教授首次参加南极科考 , 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冲击DOME-A——在南极最高点建站!这对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至关重要 。
青年眼中的奋斗者太原理工大学有群科研追梦人
文章图片
第33次南极考察昆仑站队临时党支部主题活动
今年 , 参加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的成员之一王煜尘将主要承担空间物理观测、中高层大气激光雷达业务化观测以及南极陆地机器人、飞行机器人、地理信息采集等多个科研项目 , 同时在中山站附近对极区可再生能源的可用性与发展潜力进行评估 。
…………
青年眼中的奋斗者太原理工大学有群科研追梦人
文章图片
南极昆仑站指示牌
不同的任务背后 , 是相同的初心——为国筑器 , 心系地球生态 。
极地监测技术研究团队所属的电气第二研究生党支部自成立以来就秉持着“党建引领 , 为国筑器”的工作思路 , 于2014年创建党建品牌——极地驿站 。 在窦银科教授的多次宣讲中 , 我们总能听到这样一句话:“我是党员 , 我应该去 。 ”他以身作则 , 引导团队成员努力成为“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表率 , 每一位团队成员在科研工作中不仅树立了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科学求实精神 , 还充分发扬了振兴中华、忘我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 他们在思想上认识到了自身所从事的科研任务对于科技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 也从行动上投入到了国家建设发展的伟大进程中 。
每位从极地回来的团队成员都会发出类似这样的感慨:
“在远离祖国的日日夜夜 , 我们会因为看到国旗而感觉格外温暖 , 会因为听到高频喊话里传出《我和我的祖国》的优美旋律而泪目并一起歌唱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