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若没有网络这个宣泄平台,大众就会改变自己的发泄方式

对抗性的话语冲突与传统辩论有极大差别 , 这种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
如若没有网络这个宣泄平台,大众就会改变自己的发泄方式】其一表现为辩论形式的宽松性 , 与传统辩论形式相比 , 《奇葩说》解构了传统辩论场的严肃氛围 , 辩手不用端坐在椅子上 , 陈述论点时也可以在舞台上随意走动 , 甚至在辩论途中可以改变自己的所持立场 , 《奇葩说》营造的就是一个轻松欢乐的娱乐辩论场 。
如若没有网络这个宣泄平台,大众就会改变自己的发泄方式
文章图片
其二表现为情绪化表达 , 传统的辩手是通过语言交锋体现出双方的对立性 , 《奇葩说》的辩手不仅在语言上体现出强烈的冲突 , 夸张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也表达出强烈的对抗性 。
其三表现为话语权的去中心化 , 在传统辩论中也存在一种弱对抗关系 , 如果说处于对立状态的对方辩手是强对抗阵营 , 那么裁定胜负的评判人员则是弱对抗阵营 , 辩手需要了解评判人员的喜好并获得其认可 , 自然而然便形成一种弱斗争关系 , 评判人员拥有强大的权威性 , 但在《奇葩说》中弱化甚至消解了评判人员的权威性 , 将这种弱对抗转移到了用户身上 , 让用户来行使最终的话语权 。
如若没有网络这个宣泄平台,大众就会改变自己的发泄方式
文章图片
从《奇葩说》的舞台布局可以看出场域空间的行动者总体分为三类 , 分别是用户、辩手和导师 , 其中用户不仅仅局限舞台上观众席上的用户 , 还包括收看节目的网络用户 。
《奇葩说》场域的开放性氛围是节目吸引用户的原因之一 , 其开放性体现在多元观点的表达和话题的禁忌性 。 第一方面是多元观点的表达 , 不管是“快嘴村花”还是“嘻哈歌手” , 各路“奇葩”们齐聚一堂 。
如若没有网络这个宣泄平台,大众就会改变自己的发泄方式
文章图片
《奇葩说》包容各种声音的传达与表达 , “奇葩”辩手们百无禁忌、口无遮拦、插科打诨地抒发自己心中的情感与观点 , 因为辩手们知晓后期编排过程中会对脏字进行消音处理 , 因此毫无顾忌的吐露心中的想法 , 他们敢说敢做的肆意作风深深赢得了用户的认同感 。
让用户在节目中找到归属感 , 但这种情绪性的话语表达也很对用户在言语表达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 , 用户在观看时也需要认清网络世界与现实生活之间的不同 , 理性观影 。
如若没有网络这个宣泄平台,大众就会改变自己的发泄方式
文章图片
《奇葩说》的开放性另一方面体现的话题的禁忌性 , 节目时常呈现出大众在日常生活中极少会公开提及的两性话语 。 两性话语充斥在整个网络环境中 , 而《奇葩说》作为一档纯网打造的节目 , 自然会涉及到关于两性的话题 。
如若没有网络这个宣泄平台 , 大众就会改变自己的发泄方式 , 与其对难登大雅之堂而又人尽皆知的事情缄口不谈 , 倒不如合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便利释放天性 , 做到物尽其用 。
如若没有网络这个宣泄平台,大众就会改变自己的发泄方式
文章图片
在如今的互联网社会 , 随着信息的过快更替 , 信息的繁杂和碎片化的特点使大众在接收并消化的同时 , 极易产生焦躁感 , 特别是许多关于“丧文化”的信息 。 个体在社会中拥有着多个角色 , 故而在多个方面承受着精神压力 , 使其积攒着更多的负面情绪 。
这些情绪极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 , 但因网络的虚拟性和快速化交友方式会让个体产生空虚与孤独感 , 因此游戏和视频节目就成为了大众消解和舒缓情绪的绝佳方式 , 尤其是能使人感到轻松愉悦的网络综艺节目,其强烈的娱乐性易于疏解悲观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