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会用电脑了?( 二 )




类似上图这种两根手指按键的模式 , 曾作为一种“经典”的打字法流行于20年前刚刚接触键盘的初学者中 , 在当时也被戏称为“二指禅” 。
你已经到了不再纠结全拼和五笔哪种输入法效率更高的年纪 , 但互联网上还有许多上大学后迫不得已接触电脑的年轻人们 , 正在研究“正确的打字姿势” 。

而“打字速度” , 也只是当代年轻人疏于电脑知识的写照之一而已 。
那些曾经被我们反复使用、口耳相传 , 以致于形成肌肉记忆的快捷键组合 ,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 , 可能约等于最深奥难懂的咒语 。 这一点 , 还得从“Alt+F4”这个万年老梗又焕发了第二春开始说起:

还有一些你认为非常直白、毫无歧义的快捷键名称 , 他们也能给出一个最朴实的输入方案:

我相信这应该是艺术夸张吧
至于一些更复杂的知识 , 比如“如何向甲方解释Excel是什么?” , 更是成为信息时代的哲学论题之一:

在“老一辈年轻人”的认知中 , 会上网=会用电脑 , 这个等式就像“一天=24小时”一样理所应当 , 无需赘述;然而在移动互联网愈发普及的当下 , 当代年轻人仿佛需要学习如何再次“踏上信息高速公路” , 一如二十年前的我们 。

2

二十多年前 , 当计算机刚进入中国普通人的视野中时 , 一台内存256M、CPU是奔腾Ⅲ-700的主流型号电脑 , 售价就已经接近上万元:

与之相对的是当时北京中心地段的房价 , 每平米的价格还维持在四位数 , 这也说明了在那个年代 , 电脑除了“高科技”外 , 还是昂贵的代名词 , 普通人很难有机会上手操作 , 更不要说掌握相关的电脑知识 。
但微机课的出现 , 让众多千禧一代的孩子们有了第一次触碰这台设备的机会 , 也由此诞生了全国学生的共同记忆——“进微机室前必须穿鞋套” 。

在当时的老师口中 , “电脑”是一个昂贵又神秘的设备 , 而在接触电脑前给自己的脚套上鞋套 , 则可以有效保护它的性能 , 至于为什么明明是用手操作却要在脚上做文章 , 则成了信息时代的早期玄学 。
靠谱点的老师会告诉学生这些机器非常脆弱 , 穿鞋套是为了防止静电 , 毕竟在那个微机室比房价还贵的年代里 , 任何一台设备的故障都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
而那些可能自己也一知半解的老师们 , 则会拿出各种奇怪理由来让学生们套上鞋套 , 比如“防止将鞋底的病毒传染给电脑”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 。
但当年这堂颇具仪式感的必修课 , 真的就是造成之后电脑水平差异的根本原因吗?可能未必 , 想必大家也清楚 , 在微机课堂上 , 多数学生最希望搞懂的问题应该是:

无论是从任务管理器中关闭教学进程 , 还是在开机时创建新账户 , 那时的学生们总能从学长们代代相传的秘籍中找到合适的方法摆脱控制 , 然后便是愉快的游戏时间 。
到现在的中小学课堂中 , “信息技术”依旧是一门必修的课程 。 在2015年出版 , 面向江苏省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材中 , “输入文字”、“操作WPS”、“收发电子邮件”依旧是学生们必须要学习的技术:

在更高年级的教材中 , 甚至已经出现了Scratch这样的图形化编程软件介绍:

如果单从教材内容上看 , 新生代所接受的计算机教育 , 其实是远比20年前更为丰富的 , 那么还有什么原因导致了现在年轻人的“电脑盲”现象?
最后的答案似乎只能留给“智能手机”了 。
3

智能手机的普及确实是最直观 , 同时也具备统计数据支撑的原因 。 根据国家统计局去年年初发布的信息显示 , 我国互联网网民约为9.89亿 , 而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已达9.86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