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创业的故事演讲稿 王健林创业过程简介


老板创业的故事演讲稿 王健林创业过程简介

文章插图
十年“杀狼人”,前四大天王“招护千金”只靠万科存在,第一梯队换成了“横壁湾” 。今天,随着刀光剑影的重现,谁能活,谁会死?
老板创业的故事演讲稿 王健林创业过程简介

文章插图
文字|杨凯劳娜
来自|城市边界(id:sparklive)
于亮说“住”字的时候,不知道万科人是否还记得十年前“楼要塌”的那一天 。
2008年9月,杭州万科,一群“刚交了房款,没收房,但房价瞬间蒸发了20万”的业主,聚集在这里,连续四天,砸了万科办公区两次 。万科的“后门”瞬间点燃舆论 。
这一年,王石提出了“转折点论”,而“汶川地震捐赠门”让他和万科遭受了一记耳光;率先降价引发“退门”,不少人高喊“不降价,远离万科” 。一夜之间,行业领袖成了众矢之的,成了全民公敌 。万科发起的地产圈“狼人杀”引发了行业大洗牌:很多玩家彻底消失,新玩家趁机进入 。
如今,房地产圈“杀狼人”死灰复燃 。
此时,“房市进入寒冬”成为地产圈的主旋律:因高成交量屡屡碰壁的碧桂园,已经开始放缓;一向激进的孙宏斌,变得冷静,称“安全第一”;于亮“活下去”的口号,让圈内酝酿已久的悲伤达到顶峰 。
在最新发布的2018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许家印从首富的位置上退了下来,而杨、王健林、王、孙宏斌的财富都缩水了 。在上榜的364位房地产大亨中,有113人失去了财富,资产蒸发了3127亿元 。中国房地产协会会长胡志刚说:“现在的情况只会让人活得好,死得其所” 。
十年前房地产行业四大天王都是“招万金”,现在第一梯队是“横壁湾”,但万科的辉煌依旧 。
十年后,谁能活,谁会死?
万科虚晃一枪:我是“平民”!
第一个发言的万科还是老套路:我是平民,不要杀我 。
9月29日,万科南方区月会上 。董事长于亮进行了上任以来的首次点评 。他说,集团首先要做的是进行战略审视,要认识到具体业务的运营是“衔接”和“聚焦”,以“生存”为最终目标 。
会上,于亮提到了万科的“商业合伙人制度”;提到频繁“面对”的多样性
化发展战略;也提到了6300亿的回款目标,“6300亿的回款目标是所有业务的起点、基础和保障 。如果6300亿回款目标没有达成,我们所有的业务都可以停了 。”
不过,这些对于万科之外的人而言都无关紧要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背景板上鲜红夺目、甚至有些“血淋淋”的“活下去”三个大字 。
“万科都快不行了,我们该怎么办呀?”中小房企玩家们开始犯嘀咕 。
表面上,一向高周转、快节奏的万科来了个急刹车 。
从业绩看,上半年,万科销售额为3046亿元,超过恒大的3041亿元,虽不及老大“碧桂园”的4124.9亿元,但还说得过去 。不过,其10%的增速显得有些难看,碧桂园和恒大同期增速分别为42.8%和24.6% 。要知道,2016年和2017年万科同期销售额增速分别达到了69.9%和45.8% 。
高负债率是万科的“老大难”问题 。上半年,万科负债总额为1.14万亿,资产负债率达84.7%,攀升至上市以来最高位;现金流问题不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42.55亿元,而去年同期是218.5亿元 。
种种迹象都表明,万科“很危险” 。
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无论如何,万科的总土地储货值仍然有15830亿元,高居第5,且手上还握着1500亿现金 。
显然,万科“不可能死”,而“活下去”或许只是万科为“搅局”向外界释放的信号 。
为配合“活下去”这场“戏”,万科早早打响了“金九银十”打折降价潮的“第一枪” 。9月26日,厦门“首开万科白鹭郡”别墅,推出107套特价别墅,89-110㎡的联排别墅,原价500万元,现价278万元 。6折甩卖的别墅很快被一抢而空 。
受万科这场“苦肉计”影响,早前便推出促销活动的恒大继续跟进,碧桂园也加入其中,国庆期间的折扣力度惊人 。不过此番降价非但没有让消费者拍手称快,反而惹得刚刚买房的业主聚集起来,把碧桂园的售楼处砸了 。
房企降价潮的消息不胫而走 。“金九银十”成了打折促销季,万科成功搅局,这场“狼人杀”愈发扑朔迷离 。
另一边,进一步点燃市场负面情绪的万科趁机抄底,加速拿地 。第三季度,万科合计拿地金额达到458.7亿元,几乎相当于保利、碧桂园、融创、恒大四大巨头之和 。这也让万科今年以来拿地总额大涨,迫近上半年积极拿地、总额达1198亿元的碧桂园,以1163亿元拿地金额稳居第二 。照目前的拿地速度,万科超过碧桂园是早晚的事儿 。
当然,即便万科拿再多地,也不可能在今年开发、进而计入销售额 。在一众高负债率房企开始去杠杆的情况下,万科进一步加杠杆,加速拿地也导致负债率攀升 。显然,万科看得更远 。万科在下一盘大棋 。
这局游戏中,谁是"狼"似乎显而易见 。
“盟友”王文学
轮到王文学发言时,他选择与万科成为“盟友”,结成统一战线 。
2018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中,54岁的王文学是失落的地产富豪之一 。过去一年里,王文学身家缩水85亿元,约占其财富总额的15% 。这也让王文学的排名下降了12位,以490亿元的总资产与沈国军家族并列榜单第40位 。
这一年,王文学和他的华夏幸福日子过得实在谈不上“幸福” 。
从被传“资金链断裂”到资金链问题遭遇上交所问询,2018年初以来,华夏幸福不断被质疑陷入“缺钱”风波 。对此,华夏幸福再三予以否认 。但在其频繁的甩卖与融资动向之下,“不差钱”的言论实在显得过于苍白 。
从2018年半年报来看,华夏幸福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49.74亿元,同比增长57.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27亿元,同比增长29.05% 。表面看来,业绩喜人,但资金问题依然严峻 。上半年,华夏幸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78亿元,较去年同期有所好转,不过负债率仍维持在80%左右高位 。
为降低资金链问题带来的经营风险,华夏幸福积极拓展融资渠道 。2018年5月,华夏幸福获得中信银行315亿元的授信额度 。除此之外,今年以来华夏幸福还频繁发行公司债券 。但激增的偿款也给其带来了很大资金压力 。据半年报披露,华夏幸福上半年融资总额达1128.82亿元,实际筹资活动现金流入仅为364.7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0.47% 。很明显,华夏幸福的融资有很大一部分用作偿还之前的借款,这未免有“拆东墙补西墙”之嫌 。
其频繁的融资也导致对外担保累计金额高达789.61亿元 。按照华夏幸福半年报披露的370.95亿元净资产计算,其对外担保总额已然超过净资产的两倍 。对于一家上市公司而言,这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 。
为真正缓解资金问题,王文学把平安拉来当救兵 。7月10日,华夏幸福发布公告称与平安资管签订股权转让协议 。平安资管以137.7亿元的价格获得华夏幸福19.7%的股权,晋升为第二大股东 。有了平安这个“金主”,华夏幸福安心许多 。
在地产圈这场“狼人杀”中,王文学最擅长的就是“示弱” 。
2017年底,华夏幸福提出与行业优秀开发商合作的构想,旨在增强其在房地产领域的开发能力 。但华夏幸福寻找的合作伙伴却是东原地产、旭辉地产和阳光城等“小角色” 。以至于一度有人认为华夏幸福在“扮猪吃老虎” 。
直到最近,华夏幸福与万科达成合作意向 。10月9日,华夏幸福发布公告称,北京万科拟以32.34亿元收购华夏幸福环京的5家项目公司部分股权,涉及的十幅土地,总住宅面积33.93万平方米 。
上半年,华夏幸福的总土储货值未能进入前10名,不过其旗下土地主要集中在环京区域,属于优质地块 。据悉,华夏幸福共计以38.33亿元获得这十幅土地 。按照双方的合作协议,万科最终将成为这些项目的实际操盘方,32.34亿元的价格显然不贵 。
次日,华夏幸福又发布公告称旗下全资子公司为万科合作项目提供担保 。
通过让利和为其保驾护航的方式,华夏幸福成功晋升为万科的“盟友” 。这也让华夏幸福在这场游戏中变得安全许多 。至少,“活下去”不成问题 。
而一向频繁示弱、四处“抱大腿”的华夏幸福还有另一面 。2017年,华夏幸福新设了近140家公司,其中包括多家海外公司;2018年,华夏幸福扩张速度依旧不减,仅1到3月份,华夏幸福就新设了31家公司 。
王文学的野心可见一斑 。只是,步子未免迈得大了些 。
“女巫”贾跃亭和他的“守护”们
贾跃亭原本不属于这场游戏,但无奈其口才太好 。
彼时,贾跃亭像往常一样四处“贩卖”自己的生态梦想和“SEE造车计划” 。听愣了神的孙宏斌没忍住,把他拉入了这场游戏当中,当起了贾演员的“守护” 。
见惯大风大浪的孙宏斌曾两度落难,又两度东山再起 。他以为山西老乡贾跃亭和他一样,终究会东山再起 。他以为贾跃亭缺的只是钱和一个机会,落难时拉他一把,自己一定不会吃亏 。
孙宏斌以为自己看懂了乐视,“乐视别的没问题,就是缺钱 。所以我们投乐视的第一条逻辑就是让他不缺钱 。”
没错,贾跃亭和乐视缺的就是钱,很多很多的钱 。只不过,乐视这个“无底洞”,孙宏斌填不满 。烧了165亿之后,孙宏斌才真切地意识到这一点,黯然离场 。
2018年3月 ,伤痕累累的孙宏斌选择辞去乐视董事长职位 。此时,他对于这个自己曾经称赞有加的山西老乡恨极了,“损失了165亿,你说还怎么壮士断臂,而是断头了 。”“再借它100个亿?当我傻X吗?”“以后别提乐视,归零了,没了 。”
贾跃亭确实坑惨了孙宏斌 。因为做了乐视的“接盘侠”,孙宏斌身家缩水260亿元,降幅达36% 。2018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孙宏斌以460亿的身家排第43位,较去年足足下降了24位,是这些失落的地产富豪中最惨的一位 。
9月,孙宏斌以7亿元抄底乐视旗下最有价值的两项资产——乐融致新和乐视影业 。虽然比起165亿的损失,这点儿“小便宜”不值一提 。但成功把乐视变成一个“空壳”,或多或少也算报了贾跃亭的一箭之仇 。
孙宏斌把贾跃亭的生态梦想视作一剂“解药”,把他拉进这场游戏,并甘当其“守护”,是希望他有朝一日能拉自己一把 。但他没想到的是,“女巫”贾跃亭还有一剂“慢性毒药”,而第一个中毒的就是自己 。
国内呆不下去,贾跃亭远赴美国造车 。尽管毒害了不少人,但“贾氏解药”魅力不减 。试图去地产化的恒大老板、前胡润富豪榜首富许家印与贩卖造车梦的贾跃亭一拍即合,成为贾的新“守护” 。
许家印财大气粗,以67.46亿港元的价格收购香港时颖公司100%股份,间接持有贾跃亭控制下的FF45%的股权,成为FF母公司Smart King的第一大股东 。双方的蜜月期里,许家印于7月到访FF美国洛杉矶总部,并表示要在资金、生产基地建设、产品销售等方面给予FF全方位支持 。
贾跃亭一直期待可以依靠FF再创奇迹、东山再起,但新晋的“守护”许家印不是一盏省油的灯:恒大在给予大量资金支持的同时,贾跃亭也可能失去对FF的控制权 。孤注一掷的贾跃亭,怎能甘心?
10月7日,恒大健康发布公告称,贾跃亭欲单方面撕毁合约踢恒大出局 。10月8日,FF发布公告予以回应:解约,是因为恒大在协议有效期内未履行其支付款项的承诺,并阻止FF接受其他融资 。
双方各执一词 。有人将贾跃亭斥为“大骗子”、恩将仇报,也有人说是许家印钱多、人傻 。事件未最终落地前真相尚不得而知 。
受此事影响,恒大健康股价大跌,市值一天之内蒸发约131亿元 。对于许家印而言,8亿美元或许算不了什么,但花了钱惹来一堆烦心事儿显然不爽 。而刚刚,他又被马云夺去了首富位置 。
新问题也来了:“女巫”贾跃亭的下一个“守护”,会是谁?
早早出局的“预言家”王石
王石“预言家”的身份人尽皆知 。
2003年,孙宏斌和他的顺驰锐气逼人,疯狂扩张、四处制造地王,号称要成为行业第一,叫板王石和万科 。王石提醒他注意风险,“你不可能这么快超过万科,是不是要注意控制风险?”2006年,顺驰由于扩张过于激烈资金链出现问题,最终被迫低价转手 。
2007年底,王石提出“拐点论”,认为房产需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房市可能迎来“冰火两重天” 。王石打趣“房市拐点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并承诺2008年后万科绝不当拿地王,不囤房 。此后,王石和万科遭遇“至暗时刻” 。当然,今天仍有不少人认为按照当时的市场状况,王石的预言没有错 。只不过“四万亿”计划以及调低90㎡以下普通商品房契税率、免征个人买卖商品房印花税等一系列政策最终成功救市,为中国房地产行业带来了又一个十年红利期 。
2013年,近乎疯狂的孙宏斌又开始高价拿地,不断刷新北京地王记录 。王石在微博上提醒孙宏斌,精明的李嘉诚已经在兜售其在北京、上海的物业了,让他注意风险 。此时,在地产圈摸爬滚打多年的王石早早嗅到了房产泡沫的危险气息 。2014年,王石提出“顶点论”,而郁亮也认为房企已经进入“白银时代” 。从理论与国外的历史经验来看,王石的预言显然是合乎情理的 。不过,现实常常会出现“不可控因素”的强行干预,房市又这样狂奔数年 。
而“预言家”王石也因此遭遇质疑:王石的预言总是出现在整个行业迷惘之时,而万科又总是在热点地区引爆杀价出货的连锁反应 。
不过,如今的王石再掀不起什么风浪,因为他已是局外人 。
1988年,王石决定对万科进行股份制改革 。正是这次改革为“预言家”王石的“出局”埋下了种子 。这次改革,王石选择放弃万科股权,做一名纯粹的职业经理人 。而万科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也令其成了野蛮人狩猎的目标,这才有了后来的君万之争和万宝之争 。有人说,早在1988年,当王石在万科股东与职业经理人之间做出选择后,他的结局就已经注定 。此后的29年,不过是一场漫长的告别 。
万科与宝能之争始于2015年7月,至王石2017年6月辞职出局,这场争斗持续了近两年之久 。不过,宝能系最终也未能如愿成为第一大股东,万科的管理团队最终选择了具有国资背景的深圳地铁集团 。
2018年1月23日,就在王石67岁生日这一天 。离开万科216天的王石在水立方举办了一场名为《回归未来》的演讲 。3000余名观众早早围在台前,等待着这位商界传奇亲口讲述他的传奇人生 。三个多小时时间里,王石几度哽咽、一度泪流满面 。王石35000字的演讲稿从生命的起源讲到自己的创业历程,再到人类的未来,自我、亲情、事业、社会以及死亡这些重大关键词都包含其中 。此时的王石仿佛是一个布道者 。
演讲的最后,王石领唱《蓝莲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 。天马行空的生涯,你的心了无牵挂……”一声撕裂般怒吼的“蓝莲花”绽放了王石的自由和理想,牵挂与了无牵挂 。
【老板创业的故事演讲稿 王健林创业过程简介】离开万科后,“老骥伏枥”的王石依旧登山、划赛艇、坚持海外游学、不断地挑战自己 。在刚刚过去的亚洲协会2018“亚洲创变者”颁奖典礼上,王石作为唯一的中国企业家代表发表全英演讲,还因对田朴珺的高调表白登上微博热搜 。显然,出局后,王石活得愈发轻松自在了 。
如今,地产圈的“狼人杀”里再也没有“预言家”王石了 。不过他的“万科魔咒”却依然存在 。十年前,地产界四大天王是“招保万金”,如今第一梯队是“恒碧万”,只有万科依然保持在第一阵营之中 。一个十分典型的案例是,曾经一度超越万科的绿地,之后因债务危机一落千丈 。
如今这场乱局,碧桂园和恒大,能否打破“万科魔咒”?
不公平的游戏和玩腻了的大佬们
地产圈的“狼人杀”,从来没有公平 。
因为这里根本没有“猎人”,也就是说,即便“狼”跳出来任意厮杀,也没有可以杀死“狼”的内在力量,“平民”们处于绝对劣势 。
一些地产大佬或者看透了游戏规则、或者厌烦了这个游戏,争相逃离 。“去地产化”似乎成为了这场游戏的唯一出路 。
而前首富王健林无疑是“去地产化”的第一人 。
2015年,万达曾是全球最大的商业地产开发商 。王健林更是成功挤下霸榜多年的李嘉诚,登上亚洲首富的宝座 。
而此时,深耕地产多年的李嘉诚正加速退出国内地产市场,撤资速度惊人 。许多人不理解李嘉诚为何这样做,认为他这是在转移资产,甚至喊出了“别让李嘉诚跑了”的口号 。正处事业巅峰的王健林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来了个急刹车,紧跟着老对手李嘉诚的步伐着手“去地产化” 。
这一年,万达全面开始第四次转型,去除商业地产中的房地产项目,实现轻资产化 。按照王健林的规划,“5年内万达商业地产将去地产化,转型为一家商业投资服务企业,类似于酒店管理公司,完全轻资产化 。”万达减速沉潜以后,一向高调的王健林也低调了许多 。
最初,习惯了重资产模式的万达极不适应,“去地产化”一度停滞 。不仅如此,万达还因此营收大减,被碧桂园、恒大等赶超,在房地产行业迅速掉队 。万达的处境变得异常尴尬,进退两难 。不过,王健林以“壮士断臂”的决心硬撑了过来 。
随后,“去地产化”的万达不出意外地进入“卖卖卖”模式 。2017年中,王健林分别把万达旗下的13个文旅项目91%的股权和77个酒店项目打包卖给融创和富力,交易总对价高达637亿 。这两笔饱受关注的重大交易充分展现了万达加速“去地产化”的决心 。
2018年2月,万达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式由“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然,万达希望彻底撕掉“地产标签” 。
2018年半年报显示,万达投资租赁收入达143亿元,营收占比达到28%,为万达决心“去地产化”以来的最高值 。不过,万达包括物业销售在内的其它收入仍然高达68% 。显然,万达仍然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地产公司,“去地产化”任重而道远 。
刚刚发布的2018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王健林家族的标签仍是“地产和文化” 。为了“去地产化”,王健林家族资产持续缩水,以1400亿元位列第5,与2015年不可同日而语 。尽管如此,历时3年,万达已然走在了房企“去地产化”大潮的最前列 。至少,万达广场和万达影业早已深入人心 。
继王健林之后,越来越多房企走上“去地产化”之路 。恒大、保利等地产巨头相继更名,争相“去地产化” 。就连在这场游戏中最为活跃的万科也跟着更名,着手“去地产化”,收缩多元业务战线,将租赁住宅业务确立为核心业务 。
与之相对的是,碧桂园、融创等房企仍决心在地产领域厮杀 。
没有人知道,“坚守地产”和“去地产化”哪个是正确的选择 。但是,在头部房企相继做出自己的选择后,中小房企玩家也是时候做出选择了 。
这一轮,大家尚且相安无事 。但下一轮呢?无论如何,在这局地产圈“狼人杀”中,一场大洗牌即将来临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