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现在的年轻人不会用电脑:没听过五笔打字、不会用Excel( 三 )



如果单从教材内容上看 , 新生代所接受的计算机教育 , 其实是远比20年前更为丰富的 , 那么还有什么原因导致了现在年轻人的“电脑盲”现象?
最后的答案似乎只能留给“智能手机”了 。
3
智能手机的普及确实是最直观 , 同时也具备统计数据支撑的原因 。 根据国家统计局去年年初发布的信息显示 , 我国互联网网民约为9.89亿 , 而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已达9.86亿 。
相比电脑 , 一部能够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已经成了更多人上网冲浪的新途径 , 在手机成为年轻人的智能终端第一课后 , 把操作手机的逻辑放到电脑上当然就不意外了:

类似的情况不光只在我国出现 , 在日本 , 人们使用“若者のPC離れ”这个固定短语来描述年轻人远离电脑 , 热衷于使用智能手机的现象 。
日本媒体曾在2019年做过一项关于“智能手机普及率”的调查 , 最后的统计数据显示:20岁左右的年轻人当中 , 拥有智能手机的比例为83.3%;而同年龄段拥有台式电脑的比例仅为17.1% 。
【智能手机|现在的年轻人不会用电脑:没听过五笔打字、不会用Excel】
这些使用手机的年轻人无论是在校园还是职场中 , 同样也都面临着对电脑操作系统缺乏基本概念、不擅长使用办公软件的窘境 。 许多人直到撰写自己的大学毕业论文时 , 都还没有“文件夹”和“文件保存目录”的概念 。


前段时间 , 知乎用户@卡戎 将大学生使用电脑时闹出的种种笑话收录到了一起 , 设计了史上最严厉的酷刑之—— “观看当代大学生操作电脑” 。

相较于电脑 , 手机这样的“科技黑箱”显然在操作层面上更直观化 , 而这种直观自然而然就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使用者对另一种电子设备的使用逻辑 。
上世纪末 , 我国多家媒体曾联合举办过一场名为“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的挑战活动 , 需要参与者依靠电脑 , 在封闭的房间中独自生活72小时 , 当时人们的感受是:

而在这项活动结束的20年后 , 国外曾举办过另一个“反向挑战”——不使用智能手机 , 生活一年(No Phone For Year):

这项活动直接跳过了电脑 , 转而限制参与者使用智能手机 , 甚至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 都允许参与者自由使用PC设备 。 谁能预料到仅仅过了20年 , 人们的认知就从“只有电脑活得下去吗” , 变成了“没有手机活得下去吗” 。
大概再过20年 , 类似的挑战就会变成“摘下VR头显能否生存一个月”了 。 这么想想 , 或许当代年轻人的电脑盲区也不一定是多么严重的问题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