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2nm芯片,没落日本重温半导体强国“旧梦”( 二 )


对日本而言 , 曾经拥有全球近一半市场占有的半导体产业 , 如今没有一家企业的销售规模进入前10名 , 要说半导体崛起还太难 , 但台积电的落户 , 无疑提振了其谋求复苏的士气 。 不过 , 它必须做好长达数十年再图发展的打算 。
日本半导体的新机遇
日本半导体衰落 , 有政治、经济、创新不足等各种原因 , 但更多的是产业自身缺乏动力 。
上世纪90年代之前 , 日本制造业如日中天 , 进入一个空前辉煌的时代 , 家电、汽车、数码相机、机械、化工制药、光学工业等各大高端技术行业齐头并进 , 几乎成了全球最高制造水平的代表 。 细数当时的全球50强企业名单 , 三菱、丰田、松下、日立、索尼、本田、东芝等企业的名字 , 时常出现榜单中 。
庞大的、繁荣的消费电子市场 , 使得企业对芯片的需求大增 , 直接拉动了日本半导体的高速成长 。 然而现在 , 日本智能手机、照相机等消费电子以及家电产业悉数没落 , 半导体行业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丧失竞争力 。
尤其是智能手机 , 日本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浪潮的失语 , 导致其几乎没有产生对先进工艺逻辑芯片的需求 , 更不会像台积电一样花大力气去不断追求工艺的突破 。 据报道 , 日本的逻辑半导体在2010年前后发展到了65nm—45nm , 后来直接落伍 , 28nm—45nm节点中仅占5% , 而且还无法生产28nm , 仅能生产少许45nm 。
如此之大的技术差距 , 决定了日本的晶圆工艺及产能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追平台积电代表的最先进水平 , 更何况 , 此次台积电与索尼的合作 , 针对的是22—28nm制程的芯片制造 。
剑指2nm芯片,没落日本重温半导体强国“旧梦”
文章图片
其实日本笼络台积电的目的也不在于此 , 而是汽车芯片的制造 。
22nm—28nm芯片虽然在智能手机处理器上已经落后 , 可汽车工业用的芯片当中 , 仍然属于尖端技术 , 跟智能手机用的尖端芯片相比 , 其不需要特殊的工艺 , 更容易降低生产成本 。
仔细看日本制造遗留下来的产业 , 下游产品领域 , 除了汽车 , 日本诸多制造企业已“集体沉沦” , 丢失对赛道的绝对话语权 。 而日本瑞萨电子之所以能生存至今 , 更是和日本汽车产业仍是全球主力军有直接关系 , 瑞萨电子的芯片产品 , 大部分是给丰田等日本车企做MCU芯片配套 。
因此 , 当电动汽车的风口在全球市场刮起 , 日本如果借助台积电实现了28nm芯片的自主研发 , 那背靠雄厚的汽车产业链 , 无论对日本电动汽车产业的长远发展还是对日本半导体挖掘生存空间、寻求技术差距缩小 , 都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
电动汽车在2021年风生水起 , 这意味着不久全球将重新出现一次汽车工业的大洗牌 , 日本对其的押注已然开始 。
流失的芯片人才难回流
近两年来 , 日本对半导体产业复苏的野心越发彰显 。 一方面 , 极力拉拢像台积电、英特尔这类业内佼佼者在日本建厂;另一方面 , 将振兴芯片产业列为国家项目 , 批准了68亿美元的补充支出 。 据报道 , 日本政府还将提供资金支持、协助日本企业研发2nm以后的次世代半导体制造技术 。
当然 , 在28nm芯片都尚未自主研发的当下 , 日本十年内剑指2nm研发未免有些异想天开 , 可拥有半导体产业基础且一直在为汽车电子、物联网、传感器和5G等技术蓄势的日本仍不可小觑 。
对比中日 , 同样是举国之力 , 但路线明显不同 , 一个地方牵头与巨头跨界并行 , 依赖投资并购 , 另一个以现有的半导体产业为根基 , 借助外来企业激活行业潜力 。 虽然各有各的国情和选择 , 但弊端也较为明显 , 前者牵头的力量并非业内专业人士 , 盲目发展容易造成芯片烂尾的悲剧 , 后者最怕花了钱无法获得先进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