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车市的冰与火:众星捧月的华为( 三 )


如果我们再进一步联想 , 自动驾驶从推出到成熟一般都在三到四年左右 , 届时数据积累和软件更新都将进入到较为完善和稳定的状态 。 而激光雷达感知方案作为目前的主流选择 , 华为也做到了软硬件两手抓 , 那些新鲜首发的北汽极狐、广汽埃安、长安阿维塔、长城沙龙无论是否交出系统层面的主动权 , 华为都能借此检验自动驾驶的可靠性并积累相关数据 , 最终的HI自动驾驶完全体不仅能够做到更高的整合度 , 也会给那些不肯放弃灵魂的传统车企一记重击 。
灵肉不和?恐怕正中华为下怀
虽然对于“华为不造车” , 官方对外宣传都是统一口径 , 但是企业内部对于“造车”这一选择并非是铁板一块 , 不可避免会有“供应商派”和“造车派”的路线斗争 。 这一点 , 从华为宣布“不造车”声明的有效期便可窥见一斑 。
2021车市的冰与火:众星捧月的华为
文章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 ,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一开始是与四大业务BG平级 , 但是后来被合并到余承东挂帅的消费者业务CBG , 问界M5发布时屡次强调消费者业务部门的存在 , 也证明了这一点 。
这两大部门的合并 , 可以看做“供应商派”和“造车派”暂时握手言和 , 毕竟双方各取所需 , 前者在硬件部分能够植入自家的电驱系统 , 并且能够借助消费者业务来扩大自己的销路;而后者则在余承东的领导下 , 借助消费者业务的品牌效应进一步稳固自身的话语权 , 同时通过其他电子消费品的植入来丰盈华为的鸿蒙智能硬件生态 , 进而补充因手机业务遭受重挫所造成的千亿级营收萎缩 。
如果以上猜测确实成立 , 这台欠缺“灵魂”的问界M5 , 有可能是余承东不触及任正非“不造车”红线下距离真正造车最近的一步 。
而华为与传统车企的合作 , 大概率也会因为这种内部斗争而踌躇不前 , 对实际的研发进程有所拖累 。 如若“灵魂”与“躯壳”打起架来 , 实力出众的华为HI自动驾驶因此普及受阻 , 或者主机厂一致认为软件算法不能交给华为负责 , 很可能会正中“造车派”的下怀 , 从而为进一步亲自下场造车提供现实支撑 。
2021车市的冰与火:众星捧月的华为
文章图片
2021车市的冰与火:众星捧月的华为】好一出“明修栈道 , 暗度陈仓” 。
至于华为的造车选择 , 最终也许只是时间问题 。 毕竟生产标准的构建 , 售后体系的完善 , 以至于生产资质的获得 , 都是很花时间和精力的事项 。 至于华为汽车的完全体是否真正做到一鸣惊人 , 恐怕要到2024年才能见分晓了 。
写在最后
华为 , 无疑是民族企业的骄傲 。 当很多汽车企业还在对于自己的L2.5级自动驾驶沾沾自喜时 , 搭载华为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极狐阿尔法SHI版上路惊艳了所有人 。 于是我们看到赛力斯借华为在资本市场一飞冲天 , 极狐品牌崛起寄望于HI版 , 与长安合作推出阿维塔 , 与埃安合作开发智能电动汽车 , 北汽魔方搭载华为智能座舱……华为成了抢手货 , 成了争相要嫁的“钻石王老五” , 众星捧月 。 当然也有像上汽一样的避尔远之 , 担心自己成了代工厂 , 最终被吃掉 。
于是 , 华为在汽车圈成了独特的存在 。 华为到底造不造车我们并不关心 , 只是处在汽车产品形态大变革的今天 , 华为能否通过科技进步带给我们更大的惊喜 , 激活行业的创造力 , 才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