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c-v|吐血整理91部热销机型数据 预测2022手机新趋势( 二 )


所以我们对2022年的预测是 , 因为手机厚度和算力的原因 , 手机在拍照硬件上不会有太大改变 , 但在影像处理芯片以及拍照算法方面的竞争会进一步升级 。


手机散热成了新的竞争点
“为发烧而生” , 这句名噪一时的slogan , 在2021年变了味 。
今年发布的新手机中 , 有过热问题的不在少数 , 而且越贵的手机往往问题越严重 。 而当大家都在用相同的处理器芯片时 , 怎么给手机散热 , 就成了各家打出差异化的一个竞争点 。

在我们这次研究的2021线上畅销机型中 , 搭载旗舰级处理器的安卓手机有15款 。

它们全员配置了额外的散热硬件 , 其中12款是在主要散热结构中加入了比铜管更好的硬件 , 比如VC均热板 。

在PC行业 , VC均热板不仅性能优于传统的铜管 , 价格也要高出不少 。 而在足够内卷的手机行业 , 情况发生了一点变化 。
2020年的线上热销手机中 , 用上VC均热板的最便宜手机是起售 价近3000的Redmi K30 Pro 。 到了2021年 , 就变成了一千多的的realme GT Neo 。
故此我们猜测 , 在2022年 , VC均热板不仅会成为旗舰芯安卓机的标配 , 很可能也会成为所有售价2000以上机型的标配 。 当然除了硬件 , 手机也能通过低负荷场景芯片降频来避免不必要的发热 。
今年已经有厂商提供了可供用户手动激活的“均衡模式” , 优化日常使用温控 。 到明年 , 这种让用户感知更明显的温控选项 , 应该会出现在更多安卓手机中 。

手机变薄了但也变重了
刚才提到VC均热板相较于铜管的优势 , 其实不仅是更强的散热性能 , 还有更薄的厚度 , 这就带出了我们观察到的第三个现象 , 轻薄化 。
说起来最近几年 , 智能手机的轻薄化并不明显 。 2020年 , 热销机型的机身平均厚度为8.55毫米 , 平均重量为192.3克 。
而在2021年 , 热销机型的机身平均厚度变成8.39毫米 , 略微下降了一些 。 重量则不仅没变轻 , 还上升到194.9克 。
旗舰机型的数字也差不多 , 平均厚度8.37毫米 , 平均重量191.8克 。
这样的变化说明今年的手机行业集成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 更薄的空间内有了更多元器件 。
手机的厚度和重量到底还是个取舍问题 , 大电池、满配散热、大底相机模组、高质量线性马达 , 甚至是质感更好的不锈钢及陶瓷材料 , 都是现阶段手机轻薄化最大的阻力 , 所以想生产一台满配又轻薄的手机变得难上加难 。

不过 , 这并不意味着手机没办法变得更轻 。 其实从功能机时代开始 , 手机的轻薄化发展就称得上是波浪式前进 , 往前走完3步就会又退1步 。
所以我们愿意在此立一个flag , 2022年的畅销机型 , 无论厚度还是重量 , 都会呈下降趋势 。

高端屏幕的价格越来越亲民
先看高端机标配的OLED屏幕 。
2020年热销机型中 , 价格压到2600元以下还能用上OLED屏幕的 , 只有Redmi和荣耀两款手机 。 而到2021 , 这样的机器已经有了7款 , 其中有2款甚至把价格打到了1799元 。

到2022年 , 我们看好OLED屏将全面被中端机采用 , 今后再也不只是“高端机”的象征 。
而如果说OLED将去掉“高端”光环 , 那折叠屏就要去掉“奢侈品”光环了 。
21年年初 , 小米将折叠屏价格打到1万元以下 , 到年底 , OPPO进一步凶残地将价格压到8000元以下 , 这已经是苹果三星华为旗舰机的价格区间了 。
2022年 , 势必将有更多厂商杀入折叠屏市场 , 另外三星可折叠OLED屏的产能也将迎来超过40%的提升 , 所以我们猜测 , 2022年很可能会出现6000元左右甚至价格更低的折叠屏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