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优势学科” 重庆大学下好支撑产业发展“先手棋”

近年来 , 重庆大学大力促进机械、电气、土木等传统优势学科与人工智能等新兴学科深度融合 ,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 积极推进传统学科守正创新 , 加快优化重组学科队伍 , 大力培养国家和区域产业急需人才 , 更好支撑和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 ,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
张宗益
重庆大学校长
16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牵头获得一等奖项目成果数占全市一等奖的50% , 再创历史新高……在最近举行的2020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 , 重庆大学斩获多个奖项 , 交上了一份科技创新的闪亮答卷 。
体制机制的创新推动着高质量成果不断产出 。 近年来 , 重庆大学围绕国家发展和地方建设需要 , 制定“人工智能+学科群”建设计划 , 促进传统优势学科和人工智能学科交叉融合;建设了九大智慧学科群 , 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激活学科发展的内生动力 , 大力营造学科交叉融合氛围 , 厚植学科交叉融合土壤 , 不仅实现了学科建设的快速突破 , 也为支撑产业发展、服务国家发展和地方建设下好“先手棋” 。
智慧+机械 让传统产业拥有“最强大脑”
“高精度数控蜗轮母机这一成果打破了国外的垄断 , 让我们国家在该领域高端数控机床的生产上不再受制于人!”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研究员王四宝说 , 被誉为“工业母机”的机床 , 是整个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生产基础 , 尤其是超高精度机床等顶级机床 , 其技术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 。 在重庆大学教授王时龙的带领下 , 该校研发团队发明了高精度蜗轮母机误差溯源及调控技术 , 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台具有在机检测功能的高精度数控蜗轮母机 。
不止这一项突破性的成果 ,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在2020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得了4项一等奖 , 涉及机械传动、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 。
“产业发展需要相关学科的支撑和引领 。 未来机械学科要发展 , 也要加强与产业的协同创新 , 不断夯实学科传统优势和特色 , 大力推进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 , 构筑发展新动能 。 ”重庆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副院长曹华军说 , 在王时龙的带领下 , 学院已经开展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的科研攻关 , 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机械制造技术深度融合 , 攻关智能制造的关键理论和技术难题 , 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
曹华军说 , 机械和汽车都是重庆大学的老牌学院 , 但2021年该校将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重庆自主品牌汽车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组建为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 就是希望能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 , 推进学科和平台的深度交叉融合 , 提升科教融合、跨界协同培养卓越创新人才的能力 , 构筑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经济主战场的战略科技力量 , 支撑机械工程一流学科高水平建设 。 未来机械工程学院在重点发展高性能传动基础件、绿色智能制造、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3个特色优势学科的同时 , 也要积极拓展智能无人系统及装备、生物医学机器人技术2个学科交叉新方向 。
智慧+建造 颠覆建筑业建造全流程
由工厂预制部品部件 , 再运到工地装配起来 , 这就是装配式建筑 。 装配式建筑一改传统修建房子的模式 , 让建筑修建像搭积木一样 , 全流程精准可控 。 在重庆 , 不少高层建筑都是装配式建筑 。
位于重庆市涪陵区26层的中科大厦是首个国家装配式建筑科技示范项目 , 大厦装配率达82.68% , 实现了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 。 该建筑由组合钢结构体系和新型绿色建材组成 , 比传统建筑模式的施工成本低5%以上 , 建造过程更绿色、更环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