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腾讯挑战新连接

腾讯|腾讯挑战新连接

文章图片

腾讯|腾讯挑战新连接

文章图片



文|张书乐
这两天 , 朋友圈被腾讯一则品牌片刷屏了 。
让一个人连接一群人 , 让街边的小店连接远方的生意 。
让人工智能帮助制造业进行质检 , 让电网、交通用大数据进行调控 , 甚至让农业开启自动化种植……
当在央视也看到这则《以数字技术 , 助力实体经济》品牌片时 , 我猛然察觉 , 这是腾讯对全体国人的一次宣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 , 在中国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压力的大环境中 , 腾讯将跳出舒适区 , 深入自己并不了解的各传统产业领域 , 做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铺路石 。
不断基于环境主动求变 , 腾讯还是我了解的那个腾讯 。

倾听与克制时间回到十年前 , 2011年3月 , 距离2010年11月开启的3Q大战不过百十来天 , 腾讯在剧痛之后渴求反思 , 发起十场“诊断腾讯”闭门会倾听外界声音 。
如财经作家吴晓波在《腾讯传》中所说 , 中国当时最重要的互联网观察者几乎都受邀参加了这次“神仙会” 。
在马化腾要求下 , 腾讯所有高管都必须参加至少一场 , 聆听外界的评判 , 甚至是批斗 。
百余位专家及业界观察者 , 匕首投枪毫不客气 。
在我参与的那一场 , 腾讯两位副总裁及多位中高层全程没有争辩 , 只有聆听、解答 , 以及溢于言表的深切反思 。

改变 , 在这一系列小范围的连接中悄然发生 。
腾讯第一次主动求变就此开启 , “开放”成为其后续十年的关键词 。
开始于3Q大战第一天的微信项目 , 或许从一开始也承载了和昨日告别的宿命 。
2021年1月微信成立10周年之际 , 微信之父张小龙登台 , 用“连接”和“简单”2个词总结了微信10年 。
张小龙曾说 , 极简是无法超越的 。
就像我们体验到的 , 微信在各项功能上始终务求极简 。 甚至没有把握绝不上线 , 如测试了许久、姗姗来迟却一夜爆发的小程序与视频号 。
工具上的极简 , 是一种克制 。
和用户间的连接 , 更要加倍克制 。
2014年春节 , 微信“红包”上线 , 在业界看来 , 这个产品让微信支付一跃成为第三方支付的顶流之一 。
但事实上 , 红包依然只作为一种极简的连接 , 让用户与微信、用户与用户之间建立一个与自己文化、习俗息息相关的开放通道 。
基于这个快捷方式 , 亲友之间因时空距离产生的疏远 , 可能得到缓解 。
这只是腾讯和用户连接的一个缩影 。
自我克制、简单连接的背后 , 能看到腾讯倾听外界、自我反思的变化: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
但这只是起手式 , 还在腾讯舒适区 。
2018年开启的和产业的连接 , 就变得有些要命了 。

过命赢取互信连接产业 , 有一个半条命的说法 。
马化腾此前在一次媒体采访中表示 , 之前出于不信任的本能 , 所有业务都自己去做 , 但现在我们把半条命都给了合作伙伴 。
半条命交出去 , 会怎样?
有文章曾批评到 , 腾讯失去了梦想 , 没有了创新 。
这个说法缘起于腾讯放弃拍拍网、易购等电商业务 , 投资了京东、拼多多、唯品会等几家独立公司;结论落在了腾讯在短视频领域的掉队 。
此外 , 诸如小程序开放下 , 腾讯把知识付费、本地生活服务、企业服务等一些垂直细分的市场业务让给“伙伴”去做的故事 , 太多太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