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世界|元宇宙离我们究竟还有多远?

■倪冰冰
“元宇宙(Metaverse)”无疑是2021年最热门科技话题之一 。 从脸书的扎克伯格全面转向元宇宙产业 , 到国内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布局元宇宙板块 , 再到游戏、社交、AR/VR、区块链等只要跟元宇宙沾上一点边的上市公司在股票市场一路高歌猛进……2021年 , 元宇宙可谓火遍全球 。
那么 , 元宇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技术?元宇宙的到来会对我们普通大众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元宇宙是否最终能够实现?它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带着这些问题 , 今天一起来聊一聊 。
实际上 , 元宇宙并非一项单一的新技术 。 元宇宙这个词 , 更多地代表一种新的技术概念与方向 。
虚实联动的交互体验 , 将引爆什么?
简单来说 , 元宇宙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新的互联网技术框架 , 强调面向虚实融合的沉浸式交互体验 。
目前的互联网体系 , 基本上是“虚”“实”二元性的 。 互联网上的某个数字化的元素 , 实际上是现实世界中某个实体元素的简单抽象 。 如何理解这句话?举个例子 , 大家都已习惯线上购物 。 当我们在滑动智能手机上的购物页面时 , 实际上 , 每个商品的图标就是现实中供货商货架上所对应的实体货品的符号表示 。 当然 , 这只是一种简单的表示 , 它并不具备现实世界中所对应商品的丰富的物理属性 , 如3D形状、表面质感、气味、重量等 。 所以说 , 虚拟、现实这二元世界是被割裂的 。
这种二元性 , 带来了人们在交互体验上的极大不适 。
假设我想买个书桌 , 如果去实体店挑选 , 我一定会从各个角度好好观察这个书桌是否满足自己的审美 , 我会拉开抽屉看看里面是什么样子 , 摸一摸桌面是光滑还是粗糙 , 甚至想看看它如果放在我的书房 , 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 然而 , 这些基本而重要的用户感官体验 , 在当前的互联网应用中多数无法实现 。 文字、图片等符号信息并不能很好地代表用户对背后的物理实体的具体感知与理解 。 从这个角度讲 , 元宇宙技术 , 其实就是在虚拟世界中“再造”一个物理世界实体的深度拷贝 , 使其尽可能地具备现实世界中所对应实物的具体属性 , 比如3D形状、颜色、纹理、行为等(如果未来技术成熟 , 可能连触感、嗅感都可以真实复现) 。
更重要的是 , 在元宇宙中 , 同一个实例在现实与虚拟世界中是高度联动的 。
比如 , 作为用户的你可以在虚拟世界建立你的3D人物形象 , 包括容貌、体型、语言习惯、动作习惯等;你在真实世界做出什么动作、说什么话 , 在元宇宙中 , 你的虚拟形象也会同步做一样的动作、说一样的话 。 换言之 , 作为主体的你 , 不再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色 , 而是作为一个主角(在游戏中 , 我们称为“第一人称”)“代入”到虚拟世界的各种交互之中 。
更进一步 , 虚拟世界中的各种人物、物品、场所等 , 可以无缝地与真实世界中的对应实体融合在一起 , 达到虚实融合、沉浸交互的效果 。
元宇宙作为这样一种新型互联网的运营者 , 在管理形式上也不再区分实体与虚体 , 而是“二元合一”的运行模式 , 其所能带来的体验提升确实能给人类带来无限遐想 。
试想 , 如果能够将大多数物理世界的实体复制一个在虚拟世界中可以被交互的虚拟拷贝 , 那么 , 目前人类大多数的生产生活活动 , 都可以在元宇宙的世界中毫无障碍地运行 。 因此 , 元宇宙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新的支持社交、娱乐、交易、办公、生产、创作、生活的虚拟平台 。
真实世界的小明 , 如何在元宇宙中度过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