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总话天宫】黄伟芬:为航天员搭就通往太空的坚实天梯

央视网消息:当航天员在刚刚建造完成的中国空间站内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饮用着循环水、吃着口味丰富的饭菜、忙碌而有序地工作、在独立的小空间里安心入睡……有这样一群人 , 正在时刻关注着航天员在天上的一举一动 。 他们是离航天员最近的人——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的工作人员 。 随着中国空间站建造完成 , 作为“中国航天员成长的摇篮” ,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培养人、保障人、研究人”的职能使命也越来越具挑战 。
【两总话天宫】黄伟芬:为航天员搭就通往太空的坚实天梯】新闻频道《两总话天宫》系列节目 , 总台央视采访人员独家专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各大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 , 展现新时代中国载人航天领域取得的突破和成就 。 今天(1月1日)的《两总话天宫》 , 我们同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一同探寻飞天幕后的故事 。
采访人员见到黄伟芬的时候 , 她正在模拟失重水槽边与工作人员交流航天员的训练情况 。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地方是我们的航天员出舱活动最重要的一个训练设施 , 是模拟失重水槽 。 航天员出舱活动的训练是航天员必须要完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专业技能的训练 。 航天员的出舱活动是组装、建造空间站不可或缺的一项关键技术 , 所以航天员出舱活动的训练就是航天员非常重要的必须要掌握的一项专业技能 。
【两总话天宫】黄伟芬:为航天员搭就通往太空的坚实天梯
文章图片
总台央视采访人员刘洁:这个模拟失重训练水槽是2007年投入建成使用的 , 至今已经有18名航天员在这里参加过训练 。 这个就是航天员在水槽里训练时穿着的水下训练航天服 。 训练时 , 潜水员会通过调整这些配重铅块的数量或者位置来进行配平 , 以便调整航天员的姿态 , 模拟失重环境的操作效应 。 除了这个训练水槽之外 , 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发了更多的训练设备 。 这里就是针对空间站出舱任务特点的出舱活动程序训练模拟器 。 训练时 , 航天员被悬吊在空中 , 最大程度模拟太空环境的情况下 , 进行舱外服的使用、设备操作、舱外活动程序等一系列训练 。 从2017年3月开始 , 航天员的训练就全面转向了为空间站任务做准备 , 训练涉及了8大类200多个项目 , 数千个训练单元 。
【两总话天宫】黄伟芬:为航天员搭就通往太空的坚实天梯
文章图片
【两总话天宫】黄伟芬:为航天员搭就通往太空的坚实天梯
文章图片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包括基础理论、体质训练、心理训练、救生生存训练、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 , 以及大量的航天专业技术训练和飞行程序任务模拟训练以及大型的联合演练 。 航天专业技术训练里头 , 我们重点是围绕着空间站出舱活动 , 将会对接机械臂的操控以及大量的科学空间科学试实验来进行强化的训练 。 在以往训练的基础上 , 针对空间站任务的特点 , 我们重点强化了比如说身体素质的训练、强化了力量的训练 , 力量素质的训练就是上肢的力量和核心肌群的力量的训练 。
【两总话天宫】黄伟芬:为航天员搭就通往太空的坚实天梯
文章图片
日复一日海量的训练 , 千锤百炼就是为了最终飞天那一刻 。 成功飞天的航天员在空间站里工作生活 , 他们所展现出来的从容自信的状态不仅来自于平时充分的训练与准备 , 还来自于一份心安 。 这份心安 , 正是源于地面24小时值守的工作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