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南京就像逛古董店 。到处都有时代侵蚀的痕迹 。你可以搓搓 , 可以哀悼 , 可以做白日梦 。想想六朝的兴亡 , 王谢的浪漫情怀 , 秦淮河的灿烂痕迹……”朱自清散文《南京》中的描写 , 被一群80多年后的00后阅读 。受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委托 , 由南京信息科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近十名学生组成的南京文化语境考察组 , 用两年时间用脚步丈量这座城市 , 实地考察了石城、大胡氏遗址、五一巷、明孝陵、魏源故居、南京明城墙等200多个南京文化语境 , 充分感受到“古董店”的魅力 , 爱上了这座城市 。
论文到此结束 。
脚步测量的感受很深
南新文理学院教师张守涛作为南京文脉考察队的指导老师 , 一直对南京历史文化感兴趣 , 出版了《先生归来——南京民国老大学的那些人和事》 《书香流韵——南京阅读文化遗存名录》等系列相关书籍 。“大家都知道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 , 六朝古都 , 有着千年的历史 。我也读过很多这方面的书或文章 , 但更多的可能还是纸上谈兵 。我试图通过史料来了解南京的历史、文化和文脉 。然后我想 , 我还是要通过实地考察才能更深入地了解 , 真正了解一个城市 。”因此 , 他想带着学生们花上两三年的时间 , 基本上对南京所有重要的文化脉络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 。“恰好学校有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项目 , 然后我就带着学生 , 花了两年的时间四处走走 , 看看南京文化的现状是什么 。"
在南京知名文旅专家袁友平的带领下 , 南京文化脉络研究团队走进老城南 。看似普通的街巷凝聚着历史的回声 。参观吉庆门大街时 , 袁友平问大学生:“你们知道吉庆门是怎么来的吗?”大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 。原来南京不仅叫金陵、建康、江宁、应天府、天京 , 还叫庆忌 。关于南京的名字有几十个!
南京知名文史学者王振宇在考察龙蟠里时 , 对南京文脉考察队说:“南京是多元文化碰撞的地方 , 多元文化碰撞带来的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就是文化包容性和兼收并蓄 , 这就是一个城市的魅力 。为什么叫虎踞龙盘?为什么说‘南京城内鬼已憔悴’?一个是历史悠久的地方 , 一个是适合伤害当下的地方 。因此 , 南京产生了大量的诗歌和大量的文化 , 所以这里是世界的‘文学之都’ 。”
“纸很浅 , 脚步很深 。”张守涛说 , 整个研究过程几乎可以说是“一步一步面向语境” 。“很多地方几乎都是面向上下文的 。比如我们都知道南京的玄武湖 , 很多人都去过 , 但可能他们不知道玄武湖前的傅厚岗 , 其实是一个文脉特别集中的地方 , 有20多个地方!许多国家和省级文化保护单位都在那里 。”
在一次又一次的城市间行走 , 研究团队成员感叹:“朱自清有没有和我们现在一样的感受?我终于明白他为什么说‘逛南京就像逛古董店’!你走的每一步 , 都越来越意识到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
从“遇见宁”到“爱宁”
爱 , 因为你知道
“你为什么选择去南京上学?”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张勤曾问自己:“在家乡上学不好吗?我一个人去南京 , 没有认识的人 。”参加南京文化语境调查后 , 她的感受完全不同 。
“南京是一座蕴含巨大文学宝藏的城市 , 一座桥、一口井、一条路 , 都可能蕴藏着无数文人骚客留下的文学财富 , 南京吸引我的巨大魅力主要就在于它繁荣灿烂的历史文化 。”用两年时间 , 用脚步丈量城市 , 用自己的亲身调研 , 张琴爱上了南京 , 深深庆幸自己当初选择来南京上大学 。
她和同学们最难忘的是第一次调研过程中的落泪 , 因为看到了南京明城墙上的城砖铭文 。“砖文主要记录了参与工程的人的名字 , 上至高官 , 下至窑工 。时间虽然过了数百年 , 但城墙上的砖文依然可见 , 好像工匠们刚刚将这些墙砖放在这块地方 。”张琴感慨万千 , “一凸一凹的工整砖文 , 跨过了历史的风吹雨打 , 经历了来来回回多少世间人 , 如今它们就带着所有经历 , 呈现在我们面前 。这一刻 , 我感受到了时间的暂停 。这一刻 , 过往历史快速在你身上流过 , 时间空间突然间静止了 。没有人可以在如此厚重的历史下 , 忍住自己的情感 。”
这种实地调研产生的共情共鸣 , 是别的方式很难比拟的 。从“遇见宁”到“爱上宁” , 大学生们对南京的情感 , 在一处又一处实地寻访中 , 愈发深厚 。
“大学生参与这样的文脉调研 , 她们就更加了解南京的历史文化 , 更加热爱南京了 。”张守涛说 , 有些学生来南京之前 , 其实对这座城市并不太了解 , 甚至因为离家的不适应而情绪低落 。“但是通过这样的实地考察 , 可以让她们有真正切实的感受——原来南京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么深厚 , 到处都是文脉 。”他对采访人员表示 , 参加调研的大学生们如今更加热爱南京 , “因为你只有了解了 , 才能谈得上热爱 。他们中很多人都打算毕业以后留在南京 , 因为他们真的喜欢上南京了 。”
200多处文脉一一走过
为名人故居保护开良方
在此次南京文脉调研过程中 , 名人故居的调研是重头戏 。南京文脉调研小分队共走访调查了132处南京名人故居 , 包括拉贝故居、甘熙故居、徐悲鸿故居、赛珍珠故居、薛岳公馆、周处读书台、秦大士故居等 , 拍摄相关照片一千余张 , 尽可能地用图片和文字的方式详细记录每所名人故居的保护、开发与利用现状 , 如故居的名称、具体地址、文物保护级别和时间、主要用途、保护现状等 。
南京文脉调研小分队通过调研发现 , 南京名人故居数量众多 , 用途多种多样 , 如纪念馆、公园、酒店、宾馆、教育机构、民居等 , 整体开发、利用率较高 。多数南京名人故居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 , 保护情况总体较好 , 尤其是文物保护级别越高的名人故居保护和开发情况越好 。但南京名人故居保护和开发利用中也存在开放率低、部分故居保护现状较差、故居开发力度不够、故居宣传有待改进等问题 。有关媒体、旅游手册、地图等对南京名人故居的介绍较少 , 还有一些故居缺少标牌指引 , 导致少人问津 。
除了针对名人故居的实地调查外 , 南京文脉调研小分队还访问、咨询了薛冰、王振羽、老克等南京文化学者 , 征求他们对南京名人故居的意见、建议 , 并结合北京、厦门、盐城等地的名人故居进行对比分析 。调研小分队认为 , 南京名人故居应“保护为主 , 合理利用 , 保护和利用互相促进 , 才能良性循环” , 并在调研报告中从加强监管、加强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加大开放、加强宣传、加大资金投入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
南京文脉调研小分队对名人故居的调研获得了南京市文旅局的感谢信及众多学者的好评 。薛冰评价道:“‘南京名人故居现状调研及对策研究’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调研团队进行现场调查、分析研究 , 并采取发放问卷方式 , 从各方面了解社会反馈 , 进行分析 , 对南京名人故居现状有一个基本的认知 。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策略和实施建议 , 可以供有关管理部门参考 。”
除名人故居外 , 南京文脉调研小分队还实地调研了南京七十多个近现代史重要建筑、不可移动文物、文化场所等 , 总共调研了南京200多处文脉 , 是近年来对南京文脉最全面、详细的调查 。本次调研共在SCD期刊发表论文一篇、省级期刊即将发表相关论文两篇 , 获江苏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重点项目、省级一般项目、校级项目各一项 。
而这 , 只是南京文脉调研小分队对南京文脉以及中国历史文化调研的开始 , 小分队负责人寇婕呼吁更多的年轻人来探究文脉探究中国历史文化:“古都南京是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 , 我们团队走访了南京的历史文脉 , 了解到了这座城市悠久不息的历史和繁荣灿烂的文化 , 这只是我们了解探究南京历史文化乃至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开始 ,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可以走进南京 , 走近中国的历史文化 。”
作者:邢虹
【适合00后创业项目,大学生创业项目有哪些项目】来源: 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