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龙泉,龙泉在外创业者

9月22日,《浙江日报》在《首届世界丽水人大会龙泉分会场暨第十届龙泉青瓷龙泉宝剑文化旅游节 乡音乡情感召游子创业 剑瓷为媒迈向崭新征程》第8版出版 。全文如下:

四川龙泉,龙泉在外创业者

文章插图
《浙江日报》8版9月22日
“春不能闭,墙外一杏出 。”南宋诗人叶绍翁至今仍在反复吟诵 。诗人的故乡是龙泉,一座位于浙江省西南边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它与世界相连,自宋代以来一直是“国家出口基地” 。龙泉青瓷已远销亚非欧三大洲50多个国家,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角,沟通了中国与世界文明 。如今,世界上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澳同胞和华侨有1400多人 。
这里有大量的人才 。宋代天圣至咸淳的251年间,出士248人,是中国科举史上的一大奇观 。政治家、思想家、作家、历史学家和熟练的工匠在过去已经展示了他们的才华 。宋代永嘉学派的主要代表和大师叶适,北宋宰相何志忠,南宋副省长石任,理学大师何廉等,或引领一代风流情怀,或引领实践圈 。
幸福和谐,连续12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平安城市” 。群众安全感满意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今年以全省第一的成绩荣获“平安金鼎”,进入全省乃至全国最安全城市行列 。
四川龙泉,龙泉在外创业者

文章插图
莫言在龙泉找到了自己的根,问祖
“我来晚了,我献上我的心为千里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家住龙泉,是关家在龙泉的第36代孙,对这片土地有着深深的牵挂 。
遇见龙泉,谈风土人情,共谋发展 。
9月24日至26日,我们将在龙泉等你!
剑风瓷韵奏响中国制造“好声音”
龙泉,2002年位于唐县,以青瓷之都和中国剑乡而闻名 。
1000多年前,龙泉人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促进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宋代到明代,龙泉青瓷不仅销往全国各地供帝王使用,还出口到亚洲、非洲和欧洲国家 。正如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陈乔义所评论的:“一千多年来,这个县以其青瓷的优良品质,为我们全世界交换了巨大的财富,赢得了巨大的荣誉 。”
从某种意义上说,自南宋以来,龙泉窑一直是全世界瓷器行业的心脏 。当大窑龙泉窑创造出粉绿、梅绿等精品时,全国各地的名窑纷纷效仿,龙泉窑的任何变化都受到外界的密切关注 。同样,龙泉青瓷从金村码头起步,经海上丝绸之路流向世界后,被欧洲贵族视为圣物,比黄金还贵 。其精湛的工艺在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和日本掀起了仿中国瓷器的热潮 。
x;">2009年9月,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迄今为止全球唯一入选的陶瓷类项目 。2016年7月,“龙泉窑大窑——金村遗址”入选“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首批遗产点 。

四川龙泉,龙泉在外创业者

文章插图
龙泉宝剑锻打技艺 吴少平 摄
“宁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 。”和龙泉青瓷一样,2500多年的古老东方文化之光,一直闪烁在龙泉宝剑的剑锋之上 。春秋末期,欧冶子在秦溪剑池湖畔,历时两年铸成龙渊、工布、太阿三柄绝世名剑,从此,龙泉便成了天下宝剑的代名词 。千百年来,欧冶子制剑之业在龙泉递代相袭,以“坚韧锋利、刚柔并寓、寒光逼人、纹饰巧致”四大特点,被公认为剑中之魁 。2006年,龙泉宝剑锻制技艺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这些年,龙泉以“两山”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文化弘扬与产业互融互促互进为路径,让剑瓷文化产业不断迸发新活力 。龙泉还紧跟“风口”,精心打造中国青瓷小镇、龙泉宝剑小镇两个省级特色小镇,推进产业融合集聚、创新转型 。2016年,龙泉剑瓷文化产业产值达30.2亿元 。

四川龙泉,龙泉在外创业者

文章插图
剑瓷文化活动引爆乡村游 郭正文 摄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吹响了开放强省的号角,旗帜鲜明提出要以“一带一路”统领新一轮对外开放,龙泉正以博大厚重的剑瓷文化为魂,以大窑龙泉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平台,主动融入义新欧、宁波港枢纽等大通道,深化对外经贸文化交流,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着力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起点上作出龙泉贡献 。
砥砺奋进·勇立绿色发展潮头
从牛门岗先民的第一缕文明曙光,到第一次人工栽培香菇;从秦溪山麓第一把宝剑的诞生,到龙泉青瓷第一炉窑火的燃起;从浙江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的成立,到浙江大学龙泉分校第一堂课的开讲,龙泉人始终敢为人先,砥砺奋进 。
千百年来,剑瓷山水特质融入了龙泉人的血脉,内化成精神力量,与绿水青山共相依,与民族命运同沉浮,与人类文明俱进步,写就一部生生不息的创业奋斗史、发展巨变史、文明进步史 。
进入当代,29万龙泉人民更是勇立潮头,奋发有为 。他们像龙泉山一样忠诚可靠,像龙泉宝剑一样正义担当,像龙泉青瓷一样干净纯洁,像瓯江之源一样活力迸发,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

四川龙泉,龙泉在外创业者

文章插图
生态工业崛起一座江南新城 钟鸣 摄
五金汽配人敢为人先,挑起工业经济大梁 。“全国只要有汽车的地方,就有龙泉人”,这是汽车界的一句行话 。在改革开放中,龙泉五金汽配行业历经潮起潮落,但凭着一种不怕吃苦、不怕失败的精神,五金汽配人硬是在全国跑出大市场、跑出大名气 。近几年,响应“龙商回归”号召,五金汽配人纷纷回乡创业,打造了“中国汽车(空调)零部件制造基地”,产品畅销以“一带一路”为主的世界各国,是世界汽车零部件行业一颗璀璨的明珠 。
竹木行业精耕细作,草根经济成为富民增收绿色银行 。龙泉素有“浙南林海”之称,竹木产业发展历史悠久 。上世纪90年代初,一批本地草根企业家将目光瞄准了竹木精细加工产业,在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扶持下,促使整个产业向规模型、精深加工型转变,产品种类包括木制玩具、竹木胶合板、竹木家居、竹木户外休闲用品等 。2016年,产值近40亿元,从业人员2万多人,成为龙泉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之一 。
“互联网+”,掀起众创高潮 。龙泉以打造农村电商“三驾马车”为抓手,出政策、建园区、推平台、强网商,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回乡发展,带动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诞生了一批批“百万富翁” 。据阿里研究院的年度报告显示,龙泉市在“2016年中国电商创业最活跃返乡创业试点县”排行榜上名列第三位,是“中国大众电商创业最活跃的50个县”之一 。
……
风正一帆顺,锐意进取的龙泉人,正以勇于拼搏、勇立潮头的精神,继续书写着传奇,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
筑巢引凤·共建美丽幸福好龙泉
“处州十县好龙泉 。”12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龙泉诗情不改,画意依然 。清晨,漫步城市,街道绿茵如盖,花香四溢;旭日东升,留槎洲舞剑,英姿飒爽,广场练太极,衣袂飘飘 。傍晚,徜徉乡野,花样农家,绿树掩映;龙泉溪畔,万家灯火,月印帆影 。
这座让人留连、诱人驻足、引人扎根的城市,如今,有个与众不同的定位——美丽幸福好龙泉,短短7个字的精炼概括,其内涵表达的是:生态更优、实力更强、城乡更美、百姓更富、文化更兴、社会文明程度更高 。

四川龙泉,龙泉在外创业者

文章插图
剑风瓷韵龙泉人 郭正文 摄
以“美丽幸福好龙泉”为起点,龙泉干群发扬“剑瓷山水特质”铁军精神,今年迎来了“喜事连连”:经济增长高开高走,GDP 一季度同比增长8.1%,上半年同比增长8.5%,好于全省、好于全国;成为全省第十座、丽水市首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以满分、并列全省第一的成绩荣获“平安金鼎”,第二次夺得“五水共治”的“大禹鼎”,被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
但是龙泉市委、市政府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自身正处在后发赶超的战略机遇期、绿色崛起的发展黄金期、不进则退的转型关键期,实现“美丽幸福好龙泉”的宏伟蓝图,特别需要凝聚海内外龙泉人的智慧和力量,全面促进“龙泉人经济”与“龙泉经济”融合发展 。
为此,龙泉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一次性告知到位、审批流程再造,推行模拟审批,建立网上中介超市,打造优质、舒心、贴心的服务环境,以政府权力“减法”换取发展活力“加法”和“乘法”;组织开展“比招商促活力、比投入促后劲、比产出促发展、比贡献促集约、比服务促转型”的比学赶超活动,让回归的龙商放心投资、舒心创业;主动对接龙泉20个全国异地商会,感召乡贤回归创业……

四川龙泉,龙泉在外创业者

文章插图
中国青瓷小镇搭起众创新平台 钟鸣 摄
在乡情、亲情、友情的感召下,一批批在外创业的龙泉人纷纷回乡投资建厂 。原龙泉总商会广州分会会长林素伟,响应回归号召,带领在广州创业的龙泉籍企业家回乡创业,成为汽配行业的领军人物;在福建经商的潘伟平,回乡投资生态农业,成为龙泉现代农业的先行者、示范者;在迪拜创业的陈建龙,投资3000多万元,反哺家乡建设生态教育旅游观光乐园……据统计,龙泉近几年引进的落地项目中,回乡创业者占了一半以上 。
接下来,龙泉还将建立世界龙泉人联系服务中心,负责做好世界各地、全国各地乡亲乡贤的联络联谊和沟通服务,源源不断地凝聚海内外龙泉人的智慧和力量 。龙泉,正积极投身创建浙江(丽水)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全域打造最美大花园,致力成为投资创业的热土、安居乐业的宝地、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家园 。
【四川龙泉,龙泉在外创业者】9月24日,龙泉迎来首届世界丽水人大会龙泉分会场暨第十届龙泉青瓷·龙泉宝剑文化旅游节,期待更多的海内外龙泉人来助力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