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主义|爆发的即时零售,长期主义的胜利( 二 )


对于品牌商而言,即时零售也成为销售、营销的主流阵地。截止目前,京东到家已与200多个品牌商建立合作,品牌广告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40%,相比上一季度110%的同比增速,增长明显提速。
履约侧的爆发或许更能说明问题。日前,顺丰宣布将同城业务分拆上市;UU跑腿随后宣布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上海邮政也于近期宣布切入同城餐饮配送细分赛道……
总结来看,今年即时零售赛道的火热不单单是企业端的“无脑吹捧”,而是供给侧、消费侧和履约侧集体爆发的一年。
长期主义|爆发的即时零售,长期主义的胜利
文章插图
如何胜出?即时零售存在这么多年,此前一直不温不火是有原因的。
上游需要对接无数传统实体零售商,费时费力;中游则需要匹配成熟且稳定的数字化系统,光在这一环上达达等平台就走了5,6年的时间;下游履约侧则需要大量稳定的骑手,这意味着成本的压力。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需要“弯下腰来捡钢镚”的苦活累活。链路复杂、沟通成本高等硬性门槛让很多巨头都望而却步,更别说创业公司。但门槛高也意味着,一旦竞争壁垒达成,将很难有对手超越。
仓拣配系统即是即时零售的核心壁垒,也是这场战争的关键。
由于SKU数量繁多,配送流程需要考虑仓储和分拣步骤联动,涉及拆单并单,这决定了即时配送模式运力无法集中,需要以社会闲散运力为主,即众包。两相叠加,即时配送服务对平台统筹调度能力要求更高。
这种调度能力,包括高于同业企业的商品储备,优于同业企业的挑拣成单周期,高于同业企业的配送时效。更快更好的零售履约,是维护用户粘性的利器,也更容易促成商家品牌与零售平台合作。这一特性与“要想富,先修路”极为相似。
物流就是即时零售平台的出口,只有确保商品可以流动起来,才能将其转化为GMV,当平台GMV增速持续高增长时,自然会吸引更多品牌主动合作。
故此,即时零售平台只有确保物流端畅通,才能放心引入更多的商流,否则物流端拥堵,商流涌入越多,平台的负担就越重,商流、物流两端的统筹协调能力,决定了企业发展的天花板。
还是以达达为例,在今年,不仅海博系统服务的门店数突破5000家,更先后推出优拣众包拣货方案、达达智配SaaS系统、无人配送开放平台等创新产品系统,输出一套涵盖“仓拣配”全链路的零售即时配送解决方案。达达已经成为了在即时零售领域中台搭建和行业方案最完善的玩家。
物流侧,达达集团目前覆盖2700+县区市,2020年配送单量11亿,峰值日破千万单。即时配送平均配送时长30分钟。正是过去几年将仓配系统做厚做实,才让达达在即时零售爆发之时踩中,也有了一路高涨的业绩表现。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12个月里,京东到家平台总交易额(GMV)为372亿元,年活跃消费者持续上升至5710万,均同比大幅增长。
这些数据都表明,一直扎实蓄力的达达集团,已经凭借先发优势,以及对行业的解读能力,统筹调度商流与物流,双平台间轮动顺畅,助推业绩高速增长。
长期主义|爆发的即时零售,长期主义的胜利
文章插图
长期主义毫无疑问,2022年将会有更多的玩家入场“即时零售”。但正如上述所说,作为一项链路极为复杂的业务,即时零售是场长期战争,要想做大做强,需要与品牌商和零售商合作共赢。
对于品牌商来说,即时零售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增量渠道,为品牌商带来了新用户和新的消费场景;同时,即时零售平台也可以为品牌打造数字化通路,帮助品牌更好地洞察用户、进行节点营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