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出你的背鳍来 让我看看你是谁

亮出你的背鳍来 让我看看你是谁
文章图片
作者|林默
1
人类的观察到底可以多细致?
譬如蹲在iPanda熊猫频道上 , 看一堆黑白糯米汤圆睡觉、爬树、打架 , 一看看好几个钟头的爱好者并不少 。
这种熊猫爱好者能从一堆黑白黑白黑白里 , 准确地分辨出每一只不同的熊猫 , 对应上他们的花名 。
如果这时候你追问:这不都一毛一样么?是怎么认出来的?
胖达粉们会告诉你:看啊 , 看久了就知道 , 脸有圆有尖 , 耳朵有大有小 , 黑眼圈都不是一个形状 , 就算是毛色 , 也会黑白相间出不同层次 。
如果你还是不能理解 , 大家明明都长的是肉眼 , 这项辨认工作是怎么完成的?
那还有你更无从想象的“超高难度”辨认工作 。
例如一种被称为“海上大熊猫”的豚类——中华白海豚 , 又叫印太洋驼海豚或驼背豚 。 敲黑板 , 这是唯一一个以“中华”命名的海洋豚类哦 。
亮出你的背鳍来 让我看看你是谁
文章图片
“海上大熊猫”的名字 , 已经表明了它的珍稀 。 目前 , 中华白海豚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东南沿海近岸海域 , 总数量在6000头左右 。 陆源污染、栖息地衰减、种群隔离 , 都会将中华白海豚推向灭绝 。
有科学家预测 , 如果不采取保护措施 , 中华白海豚将在三代内失去超过七成个体 , 五到六代之后就将完全灭绝 。
而拍照 , 对每一只中华白海豚进行个体识别 , 是中华白海豚保育中的一项关键工作 。
胖达粉们在电脑前磕着瓜子喝着茶 , 就能随时看到自己爱豆 。
而作为从事中华白海豚保育的工作者 , 每一次为了拍中华白海豚 , 郑锐强至少需要在茫茫海面上漂三天 。
给海豚拍照 , 是一件专业和费力的事情:需要长时间举着相机 , 还要判断好白海豚游行的速度和方向 , 快速聚焦和反应 , 才能抓拍到白海豚的照片 。
亮出你的背鳍来 让我看看你是谁
文章图片
再敲黑板 , 拍照 , 不能光顾着拍爱豆的完美颜值 。 更重要的是拍到它的背鳍!
中华白海豚比熊猫还少了一种色儿 , 还水里来浪里去 , 所以辨认白海豚 , 主要靠认背鳍 。 就像人拍身份证 , 人的左脸、右脸 , 白海豚就是背鳍的左边、右边 。 同一只海豚 , 还要从不同方向进行拍摄 。
拍照难 , 辨识并给不同的海豚建档案更是一项繁重的工作 。 郑锐强得从照片里把背鳍部分抠出来 , 用肉眼和数据库里几千头海豚做对比 , 如果一次出海拍到的图片有2000张 , 数据库里有2000只海豚 , 那么需要对比的次数就是二者相乘 , 4000000次 。
所以 , 愿意干这项工作 , 而且能够坚持下来的人少之又少 。 在全中国 , 专职做中华白海豚保育工作的只有为数不多的20人 ,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 合作也非常有限 。
同时 , 国内历史最长的白海豚研究数据 , 也只积累了10年左右 , 不及白海豚寿命的1/4;大部分种群的数据都是片段化的 , 甚至完全缺乏 。
2
能不能让公众参与进来 , 让更多的人一起来保育中华白海豚呢?
郑锐强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 但由于公共数据、参与渠道甚至是技能工具的缺乏 , 都可能让愿意帮助白海豚的人止步不前 。
亮出你的背鳍来 让我看看你是谁
文章图片
他用了两年时间 , 针对广西钦州三娘湾以及粤东海域的中华白海豚种群 , 拍摄了差不多十几万张照片 , 形成了一个关于白海豚的数据库 , 并与广东省数字信号与图像处理技术重点实验室合作 , 自主开发了finGO项目 , 借助AI、图像识别等技术 , 通过背鳍检测、评分与匹配 , 进行中华白海豚的个体识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