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vivo高端难,困于基因( 二 )


无论是传统高端手机 , 还是折叠屏手机 , 相关数据皆证实 , vivo增速最快的仍然是高端中3000+价格区间的机型 。 2021年vivo销售手机7100万部 , 营收为340亿美元 , 平均每部手机销售479美元 。 数据上来看 , vivo这一年收获满满 , 就市场显示表现 , vivo距离于消费者心智中高端形象确立还有不小距离 。
收缩战线 , vivo高端之路走出关键一步vivo和OPPO作为两兄弟 , 机海战术和繁荣的线下渠道是两家品牌非常明显的特点 。
进军高端市场之初 , vivo显然仍是机海思维来应对高端市场 , 品牌发展很难摆脱路径依赖 , 擅长的套路和打法总会在重要决策中复用 。 不过 , 随着高端市场探索之路的推进 , vivo逐步确定了X系列为高端唯一型号的打法 , 这可看做vivo高端之路走出了关键的一步棋 。
vivo高端领域有三个机型 , 早期的Xplay、NEX , 再到如今的X数字系列 。 2013年vivo推出Xplay产品线 , 按当时的设想 , X系列主打小屏 , Xplay系列主打大屏娱乐、强调性能 。 但后来Xplay系列被NEX系列取代 , NEX尝试了很多黑科技 , 包括升降摄像头、屏下指纹识别等 。
直至今年3月NEX系列退出历史舞台 , X系列这颗独苗 , 成为vivo高端唯一的机型 。
高端机型很难走机海战术 , 以苹果为例 , 一直以数字系列为主打型号 , 减少了用户选择空间 , 近些年虽然通过大小尺寸 , 和推出pro版来实现更多机型的策略 , 满足用户愈发多元的消费喜好 , 奠定了高端机型“物依稀为贵”的市场认知 。
从华为mate系列、小米数字系列 , 到vivo的X系列 , 将精力主打一款或两款机型 , 通过技术和设计强聚焦打造高端机型已经是行业共识 。
这和高端目标用户的购机喜好相关 , 相比于中低端机型用户会因为芯片、相机、电池或外观等单个因素购买某型号手机 。 高端手机用户有着“全都要”的一种倾向 , 他们会综合考量一款高端手机从硬件、系统到外观设计等综合优势 , 抛弃惯用的机海策略 , 去聚焦X系列一个机型 , 这有利于vivo去培养消费者心智 。
不过 , 从时机上来看 , vivo发力稍慢 。 华为虽然困于高端芯片问题 , 可麒麟芯片、鸿蒙系统和折叠屏等较为突破性的技术成果 , mate系列、P系列高端形象已十分稳固 。 而小米在雷军个人影响力下 , 以及近年来在研发和技术上加大投入 , 数字系列和MIX也在部分人群心智内确立了高端形象 。
vivo高端走出了关键一步 , 那还有什么短板制约它的未来?
品牌形象与研发实力 , 是需长期才能解决的两个短板相比于华为、小米 , vivo和OPPO发展迅猛的同时 , 基因里更务实 。
作为全球通讯巨头 , 华为手机高端战略起步更早 , 投入的人力资源和资金更多 , 海思半导体公司早在2004年就成立 , 前身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更是早在1991年就成立 。 到了2014年初 , 首款“麒麟”命名麒麟910芯片诞生 , 此后麒麟芯片成为华为手机硬实力一个重要标志 。
相比于华为 , 小米自身沉淀较弱 , 但雷军作为互联网行业远古时期大佬 , 即使是性价比时代 , 也非常重视硬件配置 , 首发骁龙旗舰芯片一直是小米给外界的一个重要印象 。 虽然 , 无论硬件还是系统 , 小米表现只算是合格 。 今年想要发力高端的雷军 , 以对标iPhone的豪言壮语 , 将手机圈的注意力抓在自己身上 。
有着厂妹机、低配高价两个困扰的vivo , 早年间由于主打下沉市场 , 和OPPO一样“卖座”不叫号 。 就品牌形象而言 , 即使vivo一直重视明星代言、综艺冠名 , 可营销策略与主流iPhone、华为、三星等高端手机品牌有着很大的差异 , 加之互联网营销上的短板 , 致使基因上就少了高端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