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生鲜行业竞争加剧 品牌大战一触即发( 二 )


某生鲜电商内部人士则表示 , 尽管生鲜零售竞争十分激烈 , 但受制于上游较为分散等因素 , 生鲜电商行业内难以形成垄断性商家 。 多数行业内人士认为 , 整体行业将呈现出百花齐放式发展态势 。 不存在哪种模式优于其他模式的现象 。
不过 , 在Fastdata极数数据分析负责人郭亮看来 , 由于生鲜电商的重资产模式 , 部分企业后期或难以得到持续的现金流支持其发展 , 行业内马太效应或将加剧 。
品牌大战一触即发 盈利难题待解
“叮咚买菜的免配送费门槛又提高了 。 ”来自北京的消费者小于说道 。 从0元免配送 , 到15元 , 再到28元 , 一年时间内 , 小于所在地区已上调三次免配送费门槛 。
与此同时 , 小于还发现羊毛不容易“薅”了 。 叮咚买菜的优惠券从以往满39元减10元 , 逐步演变为满119元减20元 , 部分时间段甚至没有优惠券 。 这意味着如果小于想使用优惠券 , 就要在叮咚买菜上花费更多的钱 , 购买更多的商品 。
事实上 , 无论是提高免配送费门槛 , 还是上涨优惠券使用价格 , 其背后或都是出于生鲜电商对提高收入减少亏损的考量 。
众所周知 , 设置前置仓可提高履约能力 , 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 不过 , 履约成本与用户体验似乎呈现悖论式的发展现象 。 郭亮分析认为 , 履约能力是生鲜电商吸引客户的主要手段之一 。 从用户端来看 , 除生鲜品质等指标 , 履约能力就是C端的物流能力 , 而物流恰恰是成本较高的一部分 。 如果想提高用户使用感受 , 达到半小时甚至更快时间内送达的体验 , 便意味着生鲜电商需要开设更多的前置仓 , 但大量的前置仓又会加剧亏损 。
目前来看 , 随着前置仓规模不断扩大 , 即便是前置仓头部玩家叮咚买菜与每日优鲜也难逃亏损的处境 。 2021年第三季度 , 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经营亏损分别达到20.189亿元和9.707亿元 。
东北证券研报曾指出 , 以300平方米的标准前置仓为例 , 在客单价60元、单日订单量600至1400单、不考虑产品从产地到达前置仓的运输成本的前提下 , 单笔订单的前置仓履约费用在10至13元左右 。 测算显示 , 在客单价60元 , 毛利率达到20%的情况下 , 单个前置仓的单量需要达到1000单才能实现前端盈利 。
然而 , 并非每个前置仓都能轻松实现每日1000单的订单量 。 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一个消费水平不高 , 但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为例 , 该区域内有美团买菜、叮咚买菜、多点Mall等多种生鲜电商或生鲜新零售业态 , 叮咚买菜配送员告诉《财经》新媒体 , 高峰时期该前置仓每日订单量约在800单左右 。
某生鲜电商内部人士接受《财经》新媒体采访时表示 , 订单量多为动态变化的 。 生鲜电商减少亏损实现盈利主要依赖于两方面 , 一个是降低履约成本 , 另一个则是提高客单价 。 怎样控制前置仓的规模 , 平衡用户体验与履约成本仍是生鲜电商现阶段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 。
目前来看 , 多数生鲜电商寄希望于扩增商品种类、提高商品质量以提高客单价 , 并通过自有品牌扩大毛利率 。 例如七鲜预计到2021年年底 , 自有品牌SKU将接近200个;叮咚买菜则推出快手菜“叮咚大满贯”系列;盒马鲜生也上线了盒马工坊半成品系列等 。
值得注意的是 , 品类的多寡与提高客单价间似乎没有明显的影响 。 张毅认为 , 生鲜电商业态内 , 基本都遵循着一九法则 , 即10%的商品贡献90%的利润 。 某生鲜电商内部人士也表示 , 在其所在的平台 , 黄瓜、西红柿、土豆是销量最多的产品 。
张毅进一步表示 , 生鲜电商距离实现盈利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 以目前前置仓履约费用高于10至13元的情况下 , 对于内部管理仍将是非常大的挑战 , 同时采购效率也需进一步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