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FBEC2021 | 欢创科技创始人 周琨:从双目到四目是一个趋势

VR|FBEC2021 | 欢创科技创始人 周琨:从双目到四目是一个趋势

2021年12月10日 , 由广东省游戏产业协会、广东省虚拟现实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深圳市互联网文化市场协会指导 , 陀螺科技主办 , 深圳市科技开发交流中心、恒悦创客魔方协办 , 行业头部媒体游戏陀螺、VR陀螺、陀螺电竞、陀螺财经、陀螺传媒联合主办的2021未来商业生态链接大会暨第六届金陀螺奖颁奖典礼(简称“FBEC2021”)在深圳大中华喜来登酒店6楼宴会厅盛大开幕!
在中国力量·2021 5G XR产业峰会现场 , 欢创科技创始人周琨:以“从双目到四目 , XR空间定位技术的发展”为主题发表了演讲 。

 以下为演讲实录: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从双目到四目 , XR空间定位技术的发展” , 内容由四个部分组成:
首先介绍一下AR/VR视觉空间定位的技术 。 空间定位主要分为外定位和自定位两个技术流派 , 外定位叫Outside-in , 将传感器和摄像机安装在外部 , 从外向内来观察活动的物体或者人物 。 它的特点:安装和使用比较复杂 , 但是精度比较高 , 视角有限 , 容易被遮挡 。 比较常见的像OptiTrack , 应用领域是影视动捕、VR、工业机器人等等 。
第二种叫自定位(inside-Out) , 相机或传感器往往设置在头盔上 , 从内向外观测视觉 , 比如vSlam , 特点是便携、视角理论无限大、定位精度相对较低 , 应用领域是移动机器人等 。 在VR方面应用得比较广泛的就是Oculus第一代产品Oculus Rift , 采用外定位技术来做定位 , 把相机安装在应用环境的外部 , 通过相继观测使用者头部或者手部所佩戴物体上面的Marker来定位头部和手部的空间位置 。
前几年的时候已经逐渐被后面Inside-Out所替代了 , 替代的主要原因就是成本和安装便捷性的问题 。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公司采用自定位 。 自定位方案有两种细分的流派:
一种是基于Marker , 手部定位就是Marker , 特点是定位精度比较高 , 适用于高速和高精度的定位场景;
另外一种是基于无marker , 头部的定位就是无marker的方式 , 安装比较方便 , 精度低一些 , 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 从外定位和自定位比较起来看 , 有很多指标说明它们的区别.
从精度上看 , 外定位高一些 , 可以做到毫米级;自定位只能做到厘米级 。 两者延迟差不多 。 可移动范围 , 外定位一定要在环境中布置一圈摄像头 , 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外定位;成本 , 外定位的安装成本和使用成本比较高 , 比较麻烦.
自定位非常方便 , 所以在C端应用上非常受欢迎 , 这也是为什么Inside-Out越来越流行的原因 。 外部传感器 , 外定位需要设置摄像机 , 自定位不需要;抗遮挡方面 , 外定位会受到影响 , 而自定位是不受影响 。
说一下公司在inside-Out上的一些积累 。 公司从2015开始研究AR/VR的定位 , 开始研究的是外定位 , 后来切换到了自定位 , 我们基于双目做的自定位技术 , 在研究Inside-Out的时候我们面临了几个方面的挑战 。
第一 , 手柄上面光带方案的设计难度很大 , 别小看Oculus上面小小的光带 , 有很多LED , LED的数量、布局都有讲究 , 另外它的大小和尺寸很关键 。 做技术的人都喜欢光带设计得大一点 , 大一点容易识别 , 但是作为消费者场景来讲不太好 , 安装不方便 , 用起来也不美观 , 对于C端产品的销售肯定不利的 , 因此两者之间需要形成平衡 , 而且我们作为技术公司 , 开发的时候还要时时刻刻注意专利的问题 。 因为AR/VR是一个全球竞争的舞台 , Oculus和微软在这个领域布局已经很多年了 , 因此要注意专利的规避 , 这是第一个难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