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p|Hitachi Vantara在沪召开发布会 推出新一代高端存储VSP 5200/5600

实现高达3,300万次IOPS,性能提高57%;低至39微秒响应延迟,降低44%;全新压缩加速器模块提高数据缩减性能
2021年12月22日,上海– 日立集团 (TSE: 6501) 旗下提供数字基础架构、数据管理与分析及数字解决方案的子公司Hitachi Vantara今日在沪举办新品发布会,正式面向中国市场推出最新的存储科技颠覆性成果——企业级存储阵列 Hitachi Virtual Storage Platform (VSP) 5200/5600。会上,日立集团全球IT研发部总裁Akinobu Shimada、Hitachi Vantara中国区技术销售总监谢勇、Hitachi Vantara中国华东区总经理张立琼、Hitachi Vantara中国华东区资深技术顾问周勇等出席,与客户代表、合作伙伴代表、媒体代表等嘉宾共同探讨中国IT基础架构发展趋势,并作精彩的产品创新分享。
vsp|Hitachi Vantara在沪召开发布会 推出新一代高端存储VSP 5200/5600
文章插图
Hitachi Vantara中国华东区总经理张立琼欢迎致辞
VSP 5000系列是Hitachi Vantara于2019年首次推出的企业级高端存储系列产品,以高性能、高可用性、高弹性著称。此次登陆中国的VSP 5200和VSP 5600是VSP 5000系列最新巨作,专门面向拥有大量数据处理需求的大型企业扩展其功能,确保IT领导者的长期战略规划顺利实施,包括在优化云资源使用的同时,对数据中心进行再投资,以支持本地数据中心的大规模整合。新品核心升级如下:
·更高性能:通过端到端NVMe,全新VSP 5600再次刷新性能记录,提供高达3300万的IOPS和低至39微秒的延迟。与前代产品相比,VSP 5600性能提高57%,延迟降低44%。此外,VSP 5000系列内置新设计的硬件辅助数据缩减卡,将数据缩减效率提升42%,并减轻存储控制器CPU的负担以保持最佳性能。
vsp|Hitachi Vantara在沪召开发布会 推出新一代高端存储VSP 5200/5600
文章插图
VSP 5600
·更高弹性:VSP 5000系列支持企业使用单一管理系统灵活利用多种存储技术,包括SAS、NVMe、NVMe-oF、虚拟化和云存储,以在广泛的工作负载中实现性能、容量和成本三者的最佳平衡。同时,VSP 5000系列既可纵向扩展,也可横向扩展,支持企业随着需求的变化适时向系统添加不同类型的存储。
·更高可用性:除日立标志性的100%数据可用性与99.999999%的设备可靠性外,VSP 5200和VSP 5600还提供日立现代存储保障计划 (Hitachi Modern Storage Assurance),支持企业依靠数据就地、无中断升级来实现高效迁移,避免出现停机时间,无需切断工作负载,尽可能降低未来硬件升级对业务运营造成的影响。
·智能运维:新的VSP 5000系列基于全新的存储运维平台Hitachi Ops Center,采用人工智能 (AI) 和机器学习 (ML) 来增强实时监控和报告能力,并显著提高自动化水平,带来简化的数据管理,提供类似云的、轻便的IT运维体验。
·面向混合云基础架构而优化:新的VSP 5000系列旨在简化从边缘到核心再到云的数据架构的部署和管理,现已获得完整的Google Anthos认证,并与Red Hat OpenShift实现整合,支持企业在新平台上进行容器级开发。现在,用户可以将VSP 5000系列作为服务访问,使用它来管理Google、AWS或Microsoft Azure容量。
·推动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得益于NVMe全闪存特性和Hitachi Vantara的ADR (Adaptive Data Reduction) 数据缩减技术,VSP 5000系列提供4:1数据空间缩减率,能够有效提高机房利用率,降低能耗,符合当前企业建设绿色数据中心、响应国家双碳目标的主流需求。
vsp|Hitachi Vantara在沪召开发布会 推出新一代高端存储VSP 5200/5600
文章插图
日立集团全球IT研发部总裁Akinobu Shimada致辞
日立集团全球IT研发部总裁Akinobu Shimada 表示:“近年来,受新冠疫情、气候变化、全球缺芯、勒索病毒蔓延等多重因素影响,世界局势变得愈发复杂和难以预测。为帮助企业应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日立通过先进的存储和数据管理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加敏捷、与时俱进的解决方案和技术,助其利用数据恰当管理业务。今天发布的新一代VSP 5200和VSP 5600是我们新近取得的创新成果的一部分,未来,日立会继续加大在存储技术和解决方案领域的投入,不断强化并扩展VSP系列产品,带来适用于本地、混合云和多云环境的最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