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龙8四倍AI算力硬科技:上可超分下可增强信号,多个算法同时跑( 二 )


人脸上的细节也很重要 。 高通Spectra首次全面取代了构成摄影基础的传统算法 , 让AI彻底接手了拍摄任务 , 其可识别人脸特征 , 确定拍摄对象的眼睛是否睁开 , 甚至是否在微笑 。 全新的人脸特征引擎可以检测300个特征点 , 而且还针对更多人脸特征进行了训练 , 包括眉毛、嘴唇、下颌线等 。
除了对焦和特效 , AI引擎和相机引擎可以协同工作 , 每秒处理32亿像素 , 实现更强的变焦能力 。 去年搭载于骁龙888上的「夜间模式」将大约六帧照片组合在一起形成合成图像 。 而骁龙8的相机多帧大引擎将结合大约30帧 , 提供「五倍的夜间模式」 。 因为在暗光条件下有更多的像素被追踪到 , 相机可以智能过滤掉因手抖引起的模糊 , 进而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 同时 , 人工智能还可以消除广角镜头的画面扭曲 。
随后是虚拟现实技术 , 高通展示了AI变革购物体验的新方向 。 通过AR技术 , 人们可以在家中布置虚拟家具、虚拟试穿运动鞋 , 实现更多个性化的购物体验 。 这些应用都是通过高通AI引擎优化实现的 。
在骁龙8移动平台上 , 高通还将AI技术融入到调制解调器和射频系统中 , 带来了全球首个AI天线调谐技术 , 检测用户握持终端时手部的位置并切换接收信号的天线 , 旨在实现更快数据传输、更佳网络覆盖和更久电池续航 。
第7代AIEngine , 性能能效都翻倍
这些都是如何做到的?我们知道 , 要想跑得起AI模型就需要强大的算力 。 在骁龙8移动平台的AI引擎上 , 高通实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AI算力进步 。
具体来说 , 第7代AI引擎包含多个低功耗的AI子系统 , 由下一代AdrenoGPU、Hexagon处理器、KryoCPU和第3代高通传感器中枢(SensingHub)组成 , 它们分别处理不同的计算需求 。 整个SoC的多个计算单元实现了6TOPS的异构算力 。
在应用广泛的一些AI模型上 , 如inceptionv3、mobilenet_v2、Resnet50、VDSR等 , 推理速度比前代AI引擎快4倍 , 同时AI运算能效比前代提升了1.7倍 。
第7代AI引擎能够实现如此量级的提升 ,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一代的AI软件:除了Hexagon处理器张量计算性能翻倍 , 共享内存翻倍以外 , 其AI软件性能也提升了2倍 , 现在支持了INT8+INT16的混合精度计算 。
骁龙8四倍AI算力硬科技:上可超分下可增强信号,多个算法同时跑
文章图片
更大的内存意味着芯片可以运行更大、更深的神经网络 , 而更高的精度则可以让算法推理的结果更加准确 。 开发工具上 , 新的神经网络处理SDK更新了算子支持 , QualcommAIEngineDirect可直接接入移动端深度学习框架TensorFlowLite和AndroidNNAPI , 方便开发者将自己的AI模型更快地应用在移动端 。
用手机完成台式机的任务
新的AI技术层出不穷 , 要如何把机器学习模型塞进手机呢?对于工程师们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 , 使用AI技术自动来完成是一个很有前景的方向 。 高通和谷歌合作 , 将神经网络架构搜索(NAS)引入了骁龙平台 , 并已集成进第7代高通AI引擎 。
正如AutoML的思路 , 高通提供的NAS工具NeualProcessingSDK可以将硬件配置、工作需求(如帧数、准确度)作为参数输入 , 由AI算法帮助工程师快速实现深度学习模型的最优设计 。
AI可以从最基础层面开始 , 根据初始网络搜索并进行优化构建符合移动端硬件的模型 。 它能够考虑时延、网络规模、精度、功耗等目标 , 让模型在手机上运行得更快 , 而开发者的工作时间也可以从数月缩短到数周 。
骁龙8四倍AI算力硬科技:上可超分下可增强信号,多个算法同时跑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