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人工智能合作与治理国际论坛即将于12月4-5日在清华大学召开,本次论坛将聚焦如何构建平衡包容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如何在相互依存的全球数字时代弥合数字鸿沟等一系列问题。论坛邀请了来自中国、美国、欧盟、英国等国家或地区的多学科、跨领域人工智能技术专家,共话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人工智能技术治理方面的模式、路径和机制,研讨应对人工智能在算法公平、数字公平、技术公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期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文章插图
在论坛召开之前,今天先让我们来初步了解一下什么是人工智能技术治理,为什么我们要关注这个问题,并回顾即将参会的这些重磅嘉宾此前关于人工智能治理问题的精彩发言!
文章插图
在全球科技竞争浪潮之中,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驱动下,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与技术层面的突破相比,人工智能技术在治理层面遇到的挑战却日益加剧。算法安全导致应用风险,黑箱模型导致算法不透明,数据歧视导致智能决策偏见,系统决策复杂导致责任事故主体难以界定,数据滥用导致隐私泄露风险,遑论人工智能技术在就业替代、社会公平、数字鸿沟等社会系统层面的风险。面对人工智能技术治理的痛点和难点,积极构建平衡包容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潜力和优势,有效应对其引发的社会和伦理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姚期智: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
“就技术本身而言,人工智能有自己的发展限制和需要突破的地方。第一,如何保证算法的稳健性。在人脸识别技术上,AI已经可以做的比人类好了,但他们的稳定性和人类相比仍有差距。第二,AI算法的可解释性。人工智能目前已经在环境、医药、教育等领域有了广泛应用,我们对于AI的依赖会越来越高。如何判定一个算法被大众接受,广泛使用,需要满足一些标准。第三,超级AI已经来了吗?究竟如何去理解一般AI和超级AI,这是我们需要在概念上突破的,是一个开放性问题。”
苏珊·阿西(Susan Athey):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约翰·贝茨·克拉克奖得主、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技术经济学教授、斯坦福大学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所(HAI)副所长
苏珊·阿西为机器学习和数据科学带来了经济学家的专业知识和视角。她认为尚有机会通过技术来解决不平等问题。在全球范围内,使用移动设备进行教育、培训和推动决策,仍然有很大的潜力。她在斯坦福商学院发起了“共享繁荣与创新倡议”,帮助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公司将更多的人工智能融入其产品和服务中。
约兰达·吉尔(Yolanda Gil):南加州大学信息科学研究院计算机科学与空间科学研究教授兼首席科学家、国际人工智能协会前主席、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学术委员
作为人工智能研究专家,约兰达·吉尔教授提出了诸多具有建设性和启迪性的个人观点,例如“深思型人工智能”。人类的一些局限性正在妨碍科学的发展,人类必须承认自己在工作中是会犯错误的,即便是科学家也不例外,这一点需要人工智能来帮助人类克服。
- text|《2021大数据产业年度创新技术突破》榜重磅发布丨金猿奖
- CPU|元宇宙+高端制造+人工智能!公司已投高科技超100亿,股价仅3元
- 5G|华为利用5G毫米波发现园区入侵者,这让美国5G联盟情何以堪
- 鸿蒙os|麒麟9000再度发力,华为高精度导航让你出行不迷糊
-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瞧不起中国芯?芯片女神出手,30岁斩获国际大奖,让美国哑口无言
- 元宇宙持续发酵,或迎“终极形态”?马斯克为何力挺脑机接口技术
- 发现最小白矮星,其大小相当于月亮,这让科学家很兴奋
- 本周华为小米相继报出的新闻,让我看到中国科技公司未来发展希望
- 6g|港媒:中国又在这一领域让美国寝食难安
- 自动驾驶|华为首秀自动驾驶,王兴:特斯拉遇到技术与忽悠能力相当的对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