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利|从雪王到玲娜贝儿,刷屏背后是「内容复利」( 三 )


启用不同圈层UP主做差异化内容,并适时根据平台反馈对优秀商单追投,是谷雨能够实现投放效率大幅拉升的关键策略。这一套组合拳玩下来,用户很顺畅地对谷雨建立起“会做内容”、“有意思”的印象,而谷雨的“品牌银行”在此基础上直接起飞。
谷雨的实操案例,实实在在地打脸了那些2021年依然沉迷于“买量”舒适圈的营销思路。
说到底,买量营销省的是甲方市场和乙方广告公司的事儿,亏的是甲方老板的钱,浪费的是甲方品牌正向建设的时间。很多人所谓的投放“标准化”和“可预测”,换言之其实就是“方便向上汇报”,实际投放效果到底怎么样,相信干这行的人都心知肚明。
这符合人性,把市场工作干成数据工作是好做的,做成专业是难的。市场部的工作干得好不好,判断周期应该至少是5年以上,但一个VP却未必能待满3年,所以才没有人愿意做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这是一对市场工作的永恒矛盾。
可偏偏,大量新消费品牌、传统大众品牌需要做升级时,才发现大众就是不认可你的高端。直到这时候,老板才会意识到,之前的市场工作都是失败的。
很多人觉得品牌升级很虚,几百万买个没怎么修改的“新”logo。但它很实在,能不能升级,直观地反映在产品定价上,也直观反映在能否获取高净值人群上。品牌的背后,是切切实实的市场份额。
所以品牌的收益模型的确更接近于资产,需要复数的组合,以确保长期与短期利益的融合。
这才是品牌银行真正的意思。
作者:咸鱼鱼,监制:吴怼怼
本文由 @吴怼怼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