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心脏病|首个国产全磁悬浮人工心脏上市( 二 )


刚开始时 , 王先生每天都很小心翼翼 , 生怕这个设备突然停机了 , 命没了!一块电池能用8小时 , 他每次出行前都精确计算好时间 , 尽量不超过4小时 。 他甚至注意到 , 在不同的天气下电池耗电速度也不一样 , 会特别注意电池使用时间 , 提前备好备用电池和充电器 。 但时间一久适应了 , 他也渐渐不再焦虑 , 甚至“忘记了”人工心脏 。
王先生原以为自己要与人工心脏相伴多年 , 但幸运的是 , 自己的心脏很争气 , 经过休息 , 无论是大小还是功能 , 慢慢恢复了正常 。 2021年7月21日 , 胡盛寿院士为王先生手术撤除人工心脏 , 休假了742天的心脏 , 不再需要“外援” , 重新“复工” , 恢复活力 。
“撤完人工心脏之后 , 我整个人都轻松了很多 , 以后也不用经常去考虑要背什么东西出门 。 现在我是个正常人了 。 ”王先生说 , 作为工程师过去常加班 , 现在经历了生死一劫 , 更懂得惜命 。 撤机这半年 , 他啥也没干 , 就是在家好好养身体 , “以后找份轻松点的事做!”
4
“带机”生存将成部分心衰患者常态
心力衰竭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期阶段 ,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时代 , 心力衰竭患病率和患病数量继续增加 。 据统计 , 我国心力衰竭患者超过1000万 。
“心脏衰竭被称为心血管疾病的‘癌症’ , 病情反复 , 多次住院 , 生存率低 , 公共卫生资源负担重 。 ”胡盛寿院士表示 , 即使是规范化抗心衰药物治疗 , 对终末期心衰效果也不佳 , 死亡率23% , 再住院率高达47% 。
大量终末期心脏衰竭患者需要心脏移植救治 。 然而 , 供体心脏来源受限 , 2020年中国心脏移植治疗心脏衰竭年度例数仅为557例 。 相当部分患者在等待匹配的供心过程中逝去 。
“在这种情况下 , 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人工心脏领域 , 用来代替人类的心脏进行做功 , 满足人体供血的需要 。 ”胡盛寿院士说 。
据悉 , 人工心脏主要有三方面临床应用:一是作为等待心脏移植的过渡 , 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时间等到合适的供体;二是为急性心衰患者提供短期替代支持 , 待心脏功能恢复后撤除;三是为终末期心衰患者提供长期替代 , 支持患者携带人工心脏长期生存 。
近年来 , 人工心脏已经成为重症心脏病治疗技术进展最快的领域 , 其存活结果已经可以媲美心脏移植 。 因此越来越多的终末期心衰患者选择携带人工心脏长期生存 , 国外已有心衰患者“带机”时间已长达十几年 。
5
“中国心”打破国外垄断
胡盛寿院士在第二届重症心脏病大会表示:中国心衰外科治疗已进入人工心脏时代 。
人工心脏是最复杂、最精密的医疗器械之一 , 因产品制造的技术要求高 , 手术难度大 , 素有“医疗器械皇冠上的宝石”之称 。 过去 , 该技术一直被美国等发达国家领先和垄断 。
中国的人工心脏研究虽然起步晚 , 但起点高 , 进展快 。 2017年6月 , 阜外医院胡盛寿院士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国产第三代磁悬浮人工心脏手术 , 并获得成功 。 截至目前 , 全球完全磁悬浮技术的人工心脏类产品数量稀少 。 但在中国 , “中国心”的研发已经迅速进入到了世界最新的第三代技术阵营中 。 除了刚上市的苏州同心 , 还有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天津“火箭心” , 此外 , 在12月11日的第二届重症心脏病大会上传出消息 , 一款“深圳心”也准备在全国11家医院启动多中心的临床试验 。 这款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联合深圳核心医疗研发的名叫Corheart 6的人工心脏 , 泵体重仅90克 , 具有可控的磁悬浮间隙 , 电池续航能力更强 , 是目前全球尺寸最小、重量最轻的磁悬浮离心式人工心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