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or 喜欢 or 收藏,用户轻量行为体系设计( 三 )


基于上述分析 , 不同平台在设计【赞】【喜欢】产品关系时 , 重点是不一样的 , 需要考虑产品内容的性质 , 如生活娱乐类和专业知识类 。 对于生活娱乐类 , 【赞】的心理成本低 , 可以对产品的三方生态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 对于专业知识类 , 【赞】【在看】【喜欢】的公开表达态度的门槛就会很高 , 行为更容易被触发 。
对于【赞】的呈现形态 , 生活娱乐型信息平台 , 比较适合用【?】 , 更容易拉近人与人的距离 , 严肃知识型信息平台 , 【大拇指】相对更合适 , 这是故意拉开距离 , 表达对对方的认可甚至崇拜 。 不同的符号 , 表达了在不同的场景下 , 对不同的人的情感距离 。
对于【赞】的记录 , 普遍来说赞的内容都是记录的 , 而赞的评论都是不记录的 。 对于这一点现状 , 我其实有些疑问的 。 从设计的角度来讲 , 任何用户行为的表达 , 都是用户的观点和思想的体现 , 作为设计师 , 我们发愁的往往是用户互动行为太少 , 频率太低 , 而不是愁记录占用资源太多 。
从这个角度来看 , 一旦用户触发了某个行为 , 前后台都记录下来 , 对于平台和用户来说都是有价值的 , 特别是一些高价值的内容社区 , 评论甚至比内容更精彩 , 回顾这样的点赞评论 , 对用户来说也是一种享受 。
另外 , 如果引入收藏体系 , 明确区分【赞】和这两类对外和对内的表达 , 把所有的【赞】都只作为对用户喜好的内在分析工具 , 而不记录在用户的个人体系中 , 也是一种合理的处理方式 , 这就需要结合产品的内容属性、社交关系和所处阶段综合去进行设计 。
好了 , 轻量行为设计体系就介绍完毕啦 ,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 。
小插曲
我在参加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21年度作者评选 , 恳请各位有爱的读者为我投个票 , 冲刺2021年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年度Top作家 , 希望得到大家的点赞与支持 , 再次感谢大家 。
点击下方链接进入我的个人参选页面 , 点击红心即可为我投票 。
每人最多可投3票 , 投票即有机会获得百万惊喜礼品&起点课堂千元豪礼哦!
投票传送门:http://996.pm/M8w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