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Invent 10周年:创新者行远自迩( 二 )


标杆客户上云总会引发全行业的效仿 , 正是有了Netflix、NASA、NTTDOCOMO等早期亚马逊云科技的“探路者”客户 , 才加快了更多企业上云的速度 。
据悉在近期 , 纳斯达克正在分阶段把他们的全部业务迁移到亚马逊云科技上 。 在2022年 , 他们将首先把美国的一个期权交易市场上云 。 这一合作还将惠及纳斯达克全球的130多个企业客户 , 帮助这些企业建立一个标准化的上云路径 。
“为了实现这个全面上云的目标 , 也适应对延时的要求 , 纳斯达克也通过AmazonOutposts建立了一个混合的架构 , 推出了金融行业的第一个专用亚马逊云科技的本地区域 。 纳斯达克的目标是成为全球第一个100%全面上云的金融市场和解决方案提供商 。 ”张文翊说 。
创新者行远自迩
《礼记·中庸》当中有一个词叫:行远自迩 。 意思是说 , 要想走很远的路 , 到达远大的目标 , 就必须从近处开始 。 形容的是一种由浅入深 , 循序渐进的创新之路 。
re:Invent这10年来也很好地诠释了行远自迩的意义 。
早在2013年 , 亚马逊云科技发布实时流式数据服务AmazonKinesis , 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流式数据实时分析处理奠定基础;2014年又发布云原生关系数据库AmazonAurora , 和发布业界首个Serverless函数计算服务AmazonLambda , 为业界开辟了先河 。
近年来 , 让我们记忆犹新的 , 还有2018年发布的AmazonOutposts , 其第一次将云能力延伸到本地;2019年发布基于Arm架构的自研云原生处理器AmazonGraviton2 , 开创了企业级应用大规模使用云端Arm架构服务的局面 。
应该说亚马逊云科技在技术创新上的每一步 , 都引领了整个云行业的技术进化 , 这就是典型的行远自迩 。
今年的重头戏之第一 , 就是亚马逊科技宣布推出最新一代Arm芯片AmazonGraviton3 。 对于普通工作负载 , 与Graviton2相比 , Graviton3快25% , 在科学浮点计算方面快2倍 , 在一般机器学习工作负载上快3倍 , 而能耗比上一代芯片少60% 。 第一个采用Graviton3的实例是AmazonEC2的新C7g , 也同期发布 , 目前已经提供预览版 。
re:Invent 10周年:创新者行远自迩
文章图片
对于这一创新的必要性 , AdamSelipsky这样说 , “尽管我们已经如此努力地创新 , 我们依然意识到 , 如果希望针对所有可能的工作负载彻底变革计算的性价比 , 我们需要彻底重新思考实例 。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 , 我们需要深入底层技术 , 一直到芯片 。 因此 , 我们开始自己设计基于Arm的芯片 。 ”
确如此言 , 今天的云计算的能力愈发向着芯边云网端一体化能力延伸 , 而亚马逊云科技作为行业的领导者 , 显然更为清楚的看到了客户的需求 。
re:Invent 10周年:创新者行远自迩
文章图片
如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产品部总经理顾凡所说:“亚马逊云科技是云厂商里最了解客户工作负载的 , 也是云厂商里最早做自研芯片的 , 我们拥有自研芯片最完整的产品家族:我们有今天已经发展到第四代的Nitro , 我们有基于机器学习推理和训练的芯片产品线Inf1 , 我们有基于ARM架构的Graviton整个版本产品线 。 光是自研CPU我们就有3条产品线 。 ”
“坚冰”在不断融化
我们知道 , 在传统IT的范畴里 , 有很多块“坚冰” , 尤以金融行业的核心业务最为牢固 。
re:Invent 10周年:创新者行远自迩
文章图片
那么 , 对于这一类过去很难享受到云优势的大型机用户 , 亚马逊云科技推出了新服务AmazonMainframeModernization , 可以将大型机核心工作负载迁移到云的时间缩短2/3 。 客户有两个选项:可以重构大型机工作负载 , 将老旧应用程序转换成基于Java的现代云服务 , 在亚马逊云科技运行;也可以将工作负载平移到亚马逊云科技 , 只需要少量更改代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