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社区团购两极分化:大厂梦醒,小厂向好( 二 )



兴盛优选这一年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 在湖南站稳脚跟后 , 从三季度也开始了缩减计划 , 称要降本增效 。 8月之后 , 兴盛暂停了东北的扩张计划 , 并且开始关闭各地的低效团点 , 不再追求扩张 , 强调守住阵地 。
当头部玩家开始集中资源收缩时 , 站在第二梯队的玩家压力更大 。 反而聚焦于单个城市或区域的社区团购业绩逐渐回升 。
经过了“大面积撒网”之后 , 玩家清楚的知道 , 社区团购也是以区域为王的零售生意 , 纷纷开始收拢业务 , 有的急于撤退、有的猛攻补位 。
兴盛优选依旧是在长沙、武汉、南昌等区域具有优势;多多买菜和美团优选基本完成全国性覆盖 。
但对两者而言 , 社区团购业务乃是战略性的 。 尤其对深耕本地生活的美团而言 , 社区团购业务员更是不能放弃 。
2
巨头们还能徜徉多久?
巨头对社区团购的发力 , 大多从各自业务的需求定位出发 , 而初衷也决定着它们要走多远的决心 。
互联网大厂们在入局时 , 或许抱着“宁可亏钱也不能让对手好过”的想法 , 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撒币行为 , 这背后更多是新增流量、获客成本之困 , 以及新客增长放缓等诸多因素 。
当毫无资本背景的玩家倒下及“元老”级玩家放慢步伐 , 开始思考未来道路的过程中 , 引发此前对管理团队调整和管理方式的调整 。
彼时的大厂们认为 , 引进新鲜血液是长久立足于领域的关键 , 但随着行业格局的发生变化 , 社区团购玩家们综合能力的比拼才刚刚开始 。

与其他传统零售业务一样 , 社区团购也是个典型的区域性规模经济 。
在冗长的供应链中 , 十分依赖本地的供应商 , 需要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开拓 , 只靠资金推动的全国快速复制之举 , 恐怕是天方夜谭 。
美团上百亿的亏损 , 正是前期快速扩展所致 , 但这对美团而言是战略性投入 。 美团“优选事业部”自 成立以来 , 仅用3个月就已将业务范围覆盖至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华北地区的12个重点省份 。
社区团购在初期 , 被互联网大厂们看作是一个门槛不高的生意 。
事实上 , 无论从人群定位、地域定位、模式选择、市场规模等方面考虑 , 都有无数的“坑” 。 而社区团购的链条环节较多 , 上游关乎供应商 , 中游涉及网格仓加盟商 , 下游或许还要争取优质团长 , 整个环节本就对管理能力的综合考验 。
即便是一年能在湖南一省经营规模就能达到200亿-300亿元的兴盛优选 , 也尚未实现全国性渗透 , 社区团购行业格局很少是赢者通吃 , 因此 , 无论在当下还是未来 , 社区团购更多是区域性的胜利 。
3
社区团购的终局?
从零售的本质成本、效率和用户体验来说 , 社区团购模式本身并没有被太多诟病之处 。
首先 , 社区团购模式精简了分销链条 , 将流通效率大大提升 。
最直观的感受是“减少了中间商赚差价” , 只有共享仓、网格仓和团长三个提价环节 , 这三级仓体系相比传统零售分销的六个加价环节 , 远低于传统的成本 。 即便如此 , 依旧持续打价格战、疯狂的补贴导致破坏了行业规矩 。
其次 , 由于成本的降低 , 社区团购就能兼顾便宜 。 对比前置仓模式 , 用高投入布局为消费者换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 反观社区团购 , 则妥协多SKU和即时到家的体验 , 换来了低价 。

据UE模型估算 , 社区团购的价格优势有10%来自进货价优势、5%来自流通效率提升 , 5%-10%来自平台补贴 。
而平台能够取得进货价的优势:一是 , 采购规模足够大;二是 , 给供应商的账期短 。 相较于传统商超2个月的账期 , 社区团购则只有短短3天 , 最快次日打款 , 这也足以让不少供应商“偏心” , 更为平台带来更低价的进货优势 。